用原生质体融合改良非致病性尖镰孢FO47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生物防治的概念 | 第10页 |
·枯萎病的生物防治 | 第10-12页 |
·放线菌的作用 | 第11页 |
·内生菌的作用 | 第11页 |
·非致病尖镰孢的作用 | 第11页 |
·木霉的作用 | 第11-12页 |
·生防菌菌种改良常用方法 | 第12-13页 |
·诱变育种 | 第12页 |
·杂交育种 | 第12-13页 |
·基因工程育种 | 第13页 |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 第13-17页 |
·原生质体融合 | 第13页 |
·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 | 第14-15页 |
·融合菌株的筛选 | 第15-16页 |
·原生质体融合的应用 | 第16-17页 |
·原生质体跨界融合 | 第17页 |
·论文设计思路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材料方法 | 第19-23页 |
·材料 | 第19-20页 |
·供试菌株 | 第19页 |
·培养基 | 第19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19-20页 |
·方法 | 第20-23页 |
·菌株153 菌丝体的培养 | 第20页 |
·原生质体的获得与再生 | 第20-21页 |
·原生质体灭活 | 第21页 |
·原生质体融合 | 第21页 |
·再生菌株的筛选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3-33页 |
·影响菌株153 菌丝培养因素 | 第23-25页 |
·菌株153 的生长曲线及对数生长期的确定 | 第23页 |
·蔗糖质量浓度对亲本153 菌丝体的影响 | 第23-24页 |
·甘氨酸质量浓度对亲本153 菌丝体的影响 | 第24-25页 |
·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的影响因素 | 第25-27页 |
·酶的种类与浓度 | 第25-26页 |
·酶解温度和时间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 | 第26-27页 |
·原生质体灭活与超声波处理时间的确定 | 第27-28页 |
·热灭活 | 第27页 |
·紫外灭活 | 第27页 |
·超声波处理 | 第27-28页 |
·原生质体融合和再生 | 第28页 |
·再生菌株的筛选 | 第28-33页 |
·根据形态特征对再生菌株初筛 | 第28页 |
·初筛菌株生长速率测定 | 第28-29页 |
·初筛菌株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测定 | 第29-30页 |
·初筛菌株对西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0页 |
·定殖能力测定 | 第30页 |
·再生菌株赤霉素含量测定 | 第30-31页 |
·再生菌株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测定 | 第31-33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33-36页 |
·结论 | 第33页 |
·讨论 | 第33-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2页 |
附图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