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信用控制和应收账款管理相关基础理论 | 第14-22页 |
2.1 信用控制的相关理论 | 第14-19页 |
2.1.1 信用控制的概念和职能 | 第14页 |
2.1.2 信用控制的目标 | 第14页 |
2.1.3 有关信用控制的理解误区 | 第14-15页 |
2.1.4 信用控制部门的组织设置 | 第15-19页 |
2.2 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2.2.1 应收账款的概念和性质 | 第19页 |
2.2.2 应收账款的功能 | 第19页 |
2.2.3 应收账款的成本 | 第19-20页 |
2.3 信用控制和应收账款管理的关系 | 第20-22页 |
第3章 E电梯公司的信用控制及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分析 | 第22-33页 |
3.1 公司简介 | 第22页 |
3.1.1 公司介绍 | 第22页 |
3.1.2 公司信用控制部门介绍 | 第22页 |
3.2 信用控制及应收账款管理现状介绍 | 第22-33页 |
3.2.1 电梯行业以及E电梯公司现状 | 第22-23页 |
3.2.2 E公司应收账款的特点 | 第23-26页 |
3.2.3 E公司信用控制及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3页 |
第4章 E公司信用控制及应收账款优化管理建议 | 第33-55页 |
4.1 流程改善——事前控制 | 第33-45页 |
4.1.1 提高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态度 | 第33页 |
4.1.2 考核机制的改善 | 第33-36页 |
4.1.3 更新信用控制政策规范 | 第36-37页 |
4.1.4 投标前的标书评审 | 第37-38页 |
4.1.5 全面开展客户信用调查评估 | 第38-39页 |
4.1.6 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与防范 | 第39-45页 |
4.2 流程改善——事中控制 | 第45-48页 |
4.2.1 清晰定义收款责任人 | 第45页 |
4.2.2 充分控制利用各收款契机 | 第45-47页 |
4.2.3 定期收款会议制度 | 第47-48页 |
4.3 流程改善——事后控制 | 第48-55页 |
4.3.1 催收流程改善 | 第48-51页 |
4.3.2 法律催收流程标准化及关键控制点 | 第51-55页 |
第5章 优化方案的预期效果 | 第55-57页 |
5.1 收款指标预期效果评估 | 第55页 |
5.1.1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缩短 | 第55页 |
5.1.2 坏账费用逐步减少 | 第55页 |
5.2 企业文化的效果提升 | 第55-57页 |
5.2.1 加深团队合作理念 | 第55页 |
5.2.2 降低了信用控制成本 | 第55-56页 |
5.2.3 提升了企业形象 | 第56-5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