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关于微信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3.2 关于数字鸿沟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3-1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14页 |
1.5 微信的诞生、应用功能和传播特性 | 第14-19页 |
1.5.1 微信的诞生 | 第14-16页 |
1.5.2 微信的界面介绍 | 第16页 |
1.5.3 微信的功能 | 第16-18页 |
1.5.4 微信的传播特征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微信的使用沟研究 | 第19-41页 |
2.1 群体(社区)选择 | 第19-20页 |
2.2 研究假设 | 第20-21页 |
2.3 研究设计 | 第21页 |
2.3.1 问卷调查研究样本 | 第21页 |
2.3.2 调查手段 | 第21页 |
2.4 数据统计 | 第21-35页 |
2.4.1 微信用户的基本信息 | 第22-23页 |
2.4.2 微信使用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 第23-33页 |
2.4.3 对微信满意程度的描述性分析 | 第33-35页 |
2.5 朋友圈数据分析 | 第35-39页 |
2.5.1 朋友圈发表自拍等反映生活状态的文字/照片分析 | 第35-36页 |
2.5.2 朋友圈中分享链接分析 | 第36-39页 |
2.6 公众号数据分析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 第41-47页 |
3.1 对微信接入使用差异的讨论 | 第41-46页 |
3.1.1 微信接入差异 | 第41-42页 |
3.1.2 微信的使用差异 | 第42-43页 |
3.1.3 微信朋友圈、公众平台与知识沟理论 | 第43-46页 |
3.2 对微信产品功能的讨论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对消弭微信接入、使用差异的讨论 | 第47-50页 |
4.1 基于社群关系的消弥建议 | 第47页 |
4.2 基于微信产品角度的消弭建议 | 第47-48页 |
4.3 基于用户角度的消弭建议 | 第48-49页 |
4.4 基于制度政策角度的消弭建议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65页 |
附录一 微信使用情况调查表 | 第56-59页 |
附录二 农村居民群体朋友圈使用汇总图 | 第59-60页 |
附录三 城镇居民群体朋友圈使用汇总图 | 第60-61页 |
附录四 大学生群体朋友圈使用汇总图 | 第61-62页 |
附录五 大学生关注公众号类别汇总图 | 第62-63页 |
附录六 城镇居民群体关注公众号类别汇总图 | 第63-64页 |
附录七 农村居民群体关注公众号类别汇总图 | 第64-65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