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隐私消费的动因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关于隐私的研究 | 第10-11页 |
2.关于隐私消费的研究 | 第11-12页 |
3.理论依据和研究架构 | 第12-15页 |
三、研究意义、创新及不足 | 第15-16页 |
1.研究意义 | 第15页 |
2.创新及不足 | 第15-16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隐私消费的源起及发展 | 第17-29页 |
一、隐私的历史流变 | 第17-20页 |
1.隐私的出现 | 第17-19页 |
2.隐私意识的流变 | 第19-20页 |
二、隐私消费的发展 | 第20-23页 |
1.传统媒体与隐私的互动 | 第20-22页 |
2.隐私消费概念的形成 | 第22-23页 |
三、新媒体时代隐私消费的现状 | 第23-28页 |
1.隐私消费的时代特征 | 第24-27页 |
2. 新媒体时代隐私消费的影响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隐私消费的媒介动因分析 | 第29-42页 |
一、网络为主的新媒体环境使传播语境民主化 | 第29-35页 |
1.传播话语的去中心化 | 第30-32页 |
2.网络“把关人”作用的弱化 | 第32-33页 |
3.传受主体互动发展 | 第33-35页 |
二、传媒内容的可消费性生产 | 第35-41页 |
1.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模糊“公私”界限 | 第35-38页 |
2.新媒体时代超文本叙事方式 | 第38-40页 |
3.新媒体对“隐私”消费潜力的挖掘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隐私消费的受众动因分析 | 第42-52页 |
一、受众群体“隐私观念”的转变 | 第42-48页 |
1.新媒体受众主体的规模及身份变化 | 第42-43页 |
2.新媒体受众的主体特征 | 第43-46页 |
3.UGC与“网红隐私”现象 | 第46-48页 |
二、新媒体时代受众隐私消费的心理洞察 | 第48-51页 |
1.“使用与满足”与隐私消费需求 | 第48-49页 |
2.自我揭露,表现欲强 | 第49-50页 |
3.窥视他人,心理归属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隐私消费的社会动因概述 | 第52-57页 |
一、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 第52-55页 |
1.政治民主化带来隐私表达自由化 | 第52-53页 |
2.经济发展拉动隐私市场 | 第53-54页 |
3.大众文化兴起,隐私所有者主体性增强 | 第54-55页 |
二、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缺失 | 第55-57页 |
1.法律对“隐私消费”监管的困难 | 第55页 |
2.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