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我国中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及其对策研究--以苏州地区中学生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1-18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二) 论文意义第12页
    (三) 诚信的界定第12-14页
        1. 古代对诚信的界定第12-13页
        2. 现代对诚信的界定第13-14页
    (四) 国内对诚信的研究现状第14-17页
        1. 国内诚信教育现状第14-16页
        2. 国外诚信教育现状第16-17页
    (五)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第17页
        1. 研究目的第17页
        2. 研究方法第17页
    (六) 创新点第17-18页
一、中学生的诚信现状第18-25页
    (一) 调查研究设计第18页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18-25页
        1. 中学生对诚信的基本认识第18-19页
        2. 调查数据分析第19-23页
        3. 学校对诚信教育的教育现状第23页
        4. 家长对诚信教育的看法和态度第23-25页
二、中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第25-28页
    (一) 中学生诚信道德意识薄弱第25-26页
        1. 学业方面第25页
        2. 交往方面第25-26页
        3. 经济方面第26页
        4. 对社会上,学校里的不诚信行为的看法上第26页
    (二) 诚信认识和诚信行为的分离第26-28页
三、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的分析第28-32页
    (一) 社会不良环境的侵蚀第28-29页
    (二) 学校不良因素的负面影响第29页
    (三) 学校诚信教育的力度不够第29-30页
    (四) 家庭的内部因素第30-31页
    (五) 学生自身的诚信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第31-32页
四、中学生诚信教育的策略方法第32-36页
    (一) 健全中学生诚信教育的相关规定第32页
    (二) 正确的引导,设立典型的榜样,坚持以人为本以诚为先第32-33页
    (三) 教师自身修养的不断提高,给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第33-34页
    (四) 创设诚信的氛围,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第34-35页
    (五)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第35页
    (六) 加强家校合作,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附录:中学生诚信调查问卷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讨论探究
下一篇:《思想品德》教科书中的活动设计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