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讨论探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1-17页 |
(一) 选题的缘由 | 第11-12页 |
1. 加强课堂有效讨论是顺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 第11页 |
2. 加强课堂有效讨论是改进课堂教学方式的需要 | 第11-12页 |
3. 加强课堂有效讨论是落实新课程基本理念的需要 | 第12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2.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 关于课堂有效讨论的研究 | 第13-15页 |
2.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讨论的研究 | 第15-16页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一、课堂有效讨论的概念及教学价值 | 第17-19页 |
(一) 课堂有效讨论的含义 | 第17页 |
(二) 有效讨论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价值 | 第17-19页 |
(1)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17-18页 |
(2) 有利于实现教师主体性 | 第18页 |
(3) 有利于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 第18-19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讨论的流程及要求 | 第19-24页 |
(一) 课堂有效讨论实施的前提 | 第19-22页 |
(1) 教师的准备 | 第19-22页 |
(2) 学生的准备 | 第22页 |
(二) 有效讨论的实施过程和结束 | 第22-24页 |
(1) 有效讨论任务的布置 | 第22页 |
(2) 有效讨论中的监控 | 第22-23页 |
(3) 有效讨论后的评估与反思 | 第23-24页 |
三、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讨论的因素 | 第24-28页 |
(一) 讨论目标 | 第24-25页 |
(二) 讨论问题 | 第25页 |
(三) 讨论时间 | 第25页 |
(四) 讨论规则 | 第25-26页 |
(五) 讨论组织方式 | 第26页 |
(六) 评价机制 | 第26-28页 |
四、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讨论的路径 | 第28-34页 |
(一) 有效讨论前的准备工作 | 第28-29页 |
1. 教师的准备 | 第28-29页 |
2. 学生的准备 | 第29页 |
(二) 有效讨论的过程实施和结束 | 第29-32页 |
1. 讨论导入 | 第29页 |
2. 讨论进行 | 第29-32页 |
3. 课堂总结与评价 | 第32页 |
(三) 有效讨论结束后的反思总结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附录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