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6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选题背景 | 第9页 |
2.选题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9-14页 |
1.国外研究评述 | 第9-12页 |
2.国内研究评述 | 第12-14页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4页 |
2.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1.创新之处 | 第14页 |
2.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一、生成性教学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25页 |
(一)生成性教学与生成性问题 | 第16-19页 |
1.生成性教学的含义 | 第16-17页 |
2.生成性问题的含义 | 第17页 |
3.生成性问题与预设性问题的差异 | 第17-19页 |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突发生成性问题的特征 | 第19-20页 |
1.非预设性 | 第19页 |
2.情境性 | 第19页 |
3.真实性 | 第19页 |
4.隐蔽性 | 第19页 |
5.瞬时性 | 第19-20页 |
6.政治性 | 第20页 |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突发生成性问题的类型 | 第20-23页 |
1.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 | 第20-21页 |
2.当堂有价值的问题与当堂价值不高的问题 | 第21页 |
3.知识类问题、情景类问题与价值观类问题 | 第21-22页 |
4.核心性问题、再生性问题与干扰性问题 | 第22-23页 |
(四)突发生成性问题对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 | 第23-25页 |
1.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 | 第23页 |
2.可以成为课堂教学亮点 | 第23-24页 |
3.可以使课堂更加丰富精彩 | 第24页 |
4.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 第24页 |
5.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 第24-25页 |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突发生成性问题认识和应对的误区及原因 | 第25-29页 |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突发生成性问题认识和应对的误区 | 第25-26页 |
1.过于强调预设,忽视生成性问题 | 第25页 |
2.过于重视生成,为了生成而生成 | 第25-26页 |
3.对生成性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恰当 | 第26页 |
4.没有抓住有效时机,使生成性资源流失 | 第26页 |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突发生成性问题认识和应对误区产生的原因 | 第26-29页 |
1.在理论上没有理清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 第26-27页 |
2.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和考试制度的制约 | 第27页 |
3.教师缺乏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教学智慧 | 第27-28页 |
4.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政治性”特点的牵绊 | 第28-29页 |
三、走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突发生成性问题认识和应对误区的对策 | 第29-34页 |
(一)加强生成性教学研究,提高对生成性教学问题的认识 | 第29-30页 |
1.开展教研活动,同行、教研人员进行深入研讨 | 第29页 |
2.听取专家学者的专题报告,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 第29-30页 |
3.在理论与实践中总结和应用解决生成性问题的方式方法 | 第30页 |
(二)改革教育、教学体制,创新教学模式和考试制度 | 第30-31页 |
1.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变革应试教育体制 | 第30页 |
2.从理论灌输式教学向探究式教学模式转变 | 第30页 |
3.改变单一的教学评价制度,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 第30-31页 |
(三)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培养教师教学智慧 | 第31-32页 |
1.不断学习,完善教师的基础知识素养和专业知识素养 | 第31页 |
2.灵活应对课堂突发情况,善于抓住时机解决生成性问题 | 第31-32页 |
3.积累课堂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和总结 | 第32页 |
(四)重视课堂教学的“学科性”,打造科学的中学思想政治课 | 第32-34页 |
1.深入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加深对知识理解的深刻性、准确性、科学性 | 第32页 |
2.理论知识回归生活,践行“三贴近”的原则 | 第32-33页 |
3.优化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合理恰当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附录:中学思想政治课生成性教学实施——以“文化创新的途径”为例 | 第37-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