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 企业债权合同管理理论基础 | 第19-40页 |
·基于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债权合同管理 | 第19-24页 |
·合同、债权合同的法律概念及其特征 | 第19-20页 |
·我国债权合同应遵循的基本法律原则 | 第20-21页 |
·我国的基本债权合同法律制度 | 第21-24页 |
·基于流程管理理论的债权合同管理 | 第24-30页 |
·流程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 第24-25页 |
·债权合同中的流程 | 第25-26页 |
·债权合同的流程管理 | 第26-30页 |
·基于风险管理理论的债权合同管理 | 第30-40页 |
·风险和风险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 第30-32页 |
·债权合同中的风险及风险识别 | 第32-36页 |
·以风险预防为主的债权合同风险管理措施 | 第36-40页 |
3 债权合同管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40-46页 |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 第40-41页 |
·债权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第40页 |
·债权合同管理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形式 | 第40页 |
·债权合同管理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 第40-41页 |
·规范企业市场行为 | 第41-43页 |
·债权合同管理是企业成功走向市场的桥梁 | 第41页 |
·债权合同管理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 | 第41-42页 |
·债权合同管理是维护企业市场信誉的重要途径 | 第42-43页 |
·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 第43-44页 |
·债权合同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 第43页 |
·债权合同管理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 | 第43-44页 |
·预防企业经营风险 | 第44-46页 |
·债权合同管理可以识别企业经营风险 | 第44-45页 |
·债权合同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比率 | 第45页 |
·债权合同管理可以实现企业经营风险控制 | 第45-46页 |
4 现阶段企业债权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6-54页 |
·合同准备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6-47页 |
·对市场信息的收集缺乏目的性 | 第46页 |
·市场信息量收集不全面 | 第46-47页 |
·诱骗签约 | 第47页 |
·债权合同签署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7-49页 |
·谈判有缺陷 | 第47页 |
·债权合同签署不规范 | 第47-48页 |
·债权合同附件保管不善 | 第48-49页 |
·债权合同履约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49-50页 |
·债权合同标的物质量有缺陷 | 第49页 |
·债权合同价款支付不及时 | 第49-50页 |
·标的物验收有失误 | 第50页 |
·债权合同的不当变更、转让和终止问题 | 第50-51页 |
·债权合同的不当变更问题 | 第50页 |
·债权合同的不当转让问题 | 第50-51页 |
·债权合同的不当终止问题 | 第51页 |
·债权合同纠纷处理阶段的问题 | 第51-52页 |
·债权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不当 | 第51页 |
·债权合同纠纷的处理时机延误 | 第51-52页 |
·处理纠纷的法律途径不畅 | 第52页 |
·债权合同总结阶段的问题 | 第52页 |
·债权合同履行中的监控不善问题 | 第52-54页 |
·缺乏监控制度 | 第52页 |
·监控不善 | 第52-54页 |
5 企业债权合同管理问题存在的成因 | 第54-62页 |
·债权合同管理的认识误区 | 第54-57页 |
·企业债权合同管理者的认识缺陷 | 第54-56页 |
·企业债权合同执行者的认识缺陷 | 第56-57页 |
·债权合同管理的制度缺陷 | 第57-58页 |
·企业债权合同管理制度的设置缺陷 | 第57页 |
·企业债权合同管理制度的运行缺陷 | 第57-58页 |
·债权合同管理的流程缺失 | 第58-59页 |
·债权合同流程管理体系没有建立 | 第58页 |
·债权合同流程管理系统不完善 | 第58-59页 |
·企业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 | 第59-62页 |
·社会文化环境对企业债权合同管理的负面影响 | 第59-60页 |
·经济环境对企业债权合同管理的负面影响 | 第60页 |
·自然环境对企业债权合同管理的负面影响 | 第60-61页 |
·技术环境对企业债权合同管理的负面影响 | 第61页 |
·政治法律环境对企业债权合同管理的负面影响 | 第61-62页 |
6 完善企业债权合同管理的基本构想 | 第62-72页 |
·更新债权合同管理理念 | 第62-63页 |
·更新债权合同管理者的管理理念 | 第62-63页 |
·更新债权合同执行者的合同法律理念 | 第63页 |
·完善债权合同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 | 第63-66页 |
·建立合理的企业的债权合同管理制度 | 第63-65页 |
·严格运行债权合同管理制度 | 第65-66页 |
·规范债权合同的流程管理 | 第66-68页 |
·规范债权合同准备阶段的流程管理 | 第66页 |
·规范债权合同签订阶段的流程管理 | 第66-67页 |
·规范债权合同履行阶段的流程管理 | 第67页 |
·规范债权合同纠纷处理阶段的流程管理 | 第67页 |
·规范债权合同总结阶段的流程管理 | 第67-68页 |
·规范债权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阶段的流程管理 | 第68页 |
·改善企业外部环境 | 第68-72页 |
·逐步改变影响我国企业债权合同管理的一些不利社会文化因素 | 第68-69页 |
·不断优化我国企业的经济环境 | 第69-70页 |
·建立合理配置自然资源的管理机制 | 第70页 |
·按照企业技术革新要求适时调整债权合同管理制度 | 第70页 |
·健全影响我国企业债权合同管理的政治法律制度 | 第70-7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页 |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