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2-14页 |
1. 国内研究述评 | 第12-13页 |
2. 国外研究述评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页 |
1. 文献搜集法 | 第14页 |
2. 比较法 | 第14页 |
3. 社会调查法 | 第14页 |
(四)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1. 研究的难点 | 第14页 |
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一、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溯源 | 第15-22页 |
(一) 爱国主义教育 | 第15-17页 |
1. 爱国主义的涵义 | 第15-16页 |
2.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 第16-17页 |
(二) 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来源 | 第17-22页 |
1. 列宁对爱国主义的论述 | 第17-18页 |
2. 毛泽东对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论述 | 第18-20页 |
3. 邓小平在革命实践中对爱国主义思想的研究 | 第20-22页 |
二、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 第22-29页 |
(一) 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22-25页 |
1. 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 第22页 |
2.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 第22-23页 |
3. 努力培育跨世纪的“四有”新人 | 第23页 |
4. 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 第23-25页 |
5.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第25页 |
(二) 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特征 | 第25-29页 |
1. 鲜明的时代性 | 第25-26页 |
2. 自强的民族性 | 第26-27页 |
3. 广泛的群众性 | 第27-29页 |
三、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代青年教育工作的启示 | 第29-42页 |
(一) 新时期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代青年的影响 | 第29-33页 |
1. 邓小平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时代观 | 第29-30页 |
2. 加强爱国主义忧患意识 | 第30-31页 |
3. 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国家 | 第31-32页 |
4. 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相结合 | 第32-33页 |
(二) 正确把握当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 第33-42页 |
1. 开设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课程 | 第33-36页 |
2. 充分利用和挖掘红色教育资源 | 第36-39页 |
3. 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