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大环钌系双金属配合物结构和金属多重键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引言第8页
    1.2 大环Ru配合物的应用第8-11页
        1.2.1 催化活性第9页
        1.2.2 光伏电池第9-10页
        1.2.3 探针及小分子气体传感器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2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简介第12-14页
第2章 理论方法和计算细节第14-22页
    2.1 研究体系第14-15页
    2.2 理论方法、相对论有效核势和基组第15-19页
        2.2.1 理论方法第16-17页
        2.2.2 相对论有效核势第17-18页
        2.2.3 基组第18-19页
    2.3 溶剂化效应第19-20页
    2.4 Counterpoise技术第20-22页
第3章 单双金属Ru四氮杂卟啉配合物的金属多重键理论计算第22-34页
    3.1 引言第22-23页
    3.2 结果和讨论第23-32页
        3.2.1 不同空间与不同电子态异构体结构和稳定性第23-29页
        3.2.2 双体配合物Ru-Ru多重键分析第29-31页
        3.2.3 双体配合物的电子性质第31-32页
    3.3 小结第32-34页
第4章 吡啶溶剂化Ru四氮杂卟啉配合物结构和电子光谱第34-44页
    4.1 引言第34-35页
    4.2 结果和讨论第35-43页
        4.2.1 溶剂化配合物空间与电子态异构体结构第35-36页
        4.2.2 电子结构和吸收光谱第36-43页
    4.3 小结第43-44页
第5章 Fe、Ru、Os四氮杂卟啉同系物结构、多重键与光谱性质规律性探索第44-56页
    5.1 引言第44页
    5.2 结果和讨论第44-55页
        5.2.1 不同空间与电子态异构体结构比较第44-46页
        5.2.2 多重键性质解析第46-50页
        5.2.3 电子吸收光谱及其规律性第50-55页
    5.3 小结第55-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74页
致谢第74-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希夫碱类大环5f系配合物结构和氧化还原性质计算
下一篇:耐尔蓝异相催化剂单分子层界面构建与协同催化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