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25页 |
1.2.1 人体在室内热环境中的热感觉 | 第12-20页 |
1.2.2 人体在室内热环境中的生理反应 | 第20-24页 |
1.2.3 研究现状小结 | 第24-25页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5-26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7-55页 |
2.1 理论研究方法 | 第27-38页 |
2.1.1 人体生理模型(Human Thermal Physiological Model)的建立方法 | 第27-34页 |
2.1.2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4-38页 |
2.2 实验研究方法 | 第38-54页 |
2.2.1 实验概述 | 第38-39页 |
2.2.2 实验方案 | 第39-40页 |
2.2.3 实验平台、测试仪器与问卷 | 第40-48页 |
2.2.4 受试者 | 第48-50页 |
2.2.5 实验工况与流程 | 第50-5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3 人体热反应模型的评价方法 | 第55-73页 |
3.1 引言 | 第55页 |
3.2 已有人体热反应模型评价方法介绍 | 第55-60页 |
3.2.1 简要回顾 | 第55-57页 |
3.2.2 已有方法分析 | 第57-60页 |
3.3 人体热反应模型的评价方法 | 第60-65页 |
3.3.1 研究思路 | 第60-61页 |
3.3.2 评价步骤 | 第61-65页 |
3.4 案例演示 | 第65-68页 |
3.5 关于新评价方法的讨论 | 第68-70页 |
3.5.1 新评价方法的应用 | 第68页 |
3.5.2 模型准确性的验证 | 第68-69页 |
3.5.3 对比模型间的准确性 | 第69-70页 |
3.5.4 显著性水平α | 第7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0-73页 |
4 人体生理模型(Human Thermal Physiological Model)的理论架构 | 第73-101页 |
4.1 引言 | 第73页 |
4.2 人体的物理抽象 | 第73-77页 |
4.3 人体生理模型的受控系统 | 第77-89页 |
4.3.1 人体的产热过程 | 第77-79页 |
4.3.2 人体内的导热过程 | 第79页 |
4.3.3 人体内的血液对流换热过程 | 第79页 |
4.3.4 呼吸散热过程 | 第79-80页 |
4.3.5 皮肤蒸发散热过程 | 第80-83页 |
4.3.6 服装导热、对流换热与辐射过程 | 第83-86页 |
4.3.7 系统建模 | 第86-89页 |
4.4 人体生理模型的控制系统 | 第89-98页 |
4.4.1 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 | 第90-92页 |
4.4.2 血流调节 | 第92-95页 |
4.4.3 出汗调节 | 第95-97页 |
4.4.4 冷颤调节 | 第97-98页 |
4.5 模型的数值求解与编程 | 第98-9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5 人体生理模型(Human Thermal Physiological Model)的优化与验证 | 第101-167页 |
5.1 引言 | 第101页 |
5.2 人体温度设定点参数 | 第101-105页 |
5.2.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102页 |
5.2.2 结果 | 第102-105页 |
5.3 控制系统模块与参数的优化 | 第105-152页 |
5.3.1 优化的思想与方法 | 第105页 |
5.3.2 血液调节和出汗调节模块 | 第105-144页 |
5.3.3 信号输入参数 | 第144-152页 |
5.4 人体生理模型(Human Thermal Physiological Model)的验证 | 第152-161页 |
5.5 人体生理模型(Human Thermal Physiological Model)总结 | 第161-165页 |
5.5.1 模型总述 | 第161-163页 |
5.5.2 模型的输入与输出 | 第163-165页 |
5.5.3 模型特点 | 第16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65-167页 |
6 人体热感觉模型 | 第167-197页 |
6.1 引言 | 第167页 |
6.2 人体热感觉模型静态项 | 第167-172页 |
6.3 人体热感觉模型动态项 | 第172-181页 |
6.4 人体热感觉预测模型 | 第181-182页 |
6.5 人体热感觉预测模型的验证和效果评价 | 第182-194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94-197页 |
7 人体热反应模拟软件 | 第197-207页 |
7.1 软件介绍 | 第197-198页 |
7.1.1 软件总述 | 第197页 |
7.1.2 输入参数 | 第197-198页 |
7.1.3 输出参数 | 第198页 |
7.2 案例演示 | 第198-203页 |
7.3 意义、推广和应用 | 第203-205页 |
7.3.1 模型研究的意义 | 第203-204页 |
7.3.2 软件的应用与推广 | 第204-205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205-207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207-213页 |
8.1 结论 | 第207-208页 |
8.2 创新点 | 第208-209页 |
8.3 展望 | 第209-213页 |
致谢 | 第213-215页 |
参考文献 | 第215-227页 |
附录 | 第227-228页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227页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227-228页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第228页 |
D. 作者拟发表的论文 | 第2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