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传感器的应用论文

数字水印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第12-14页
        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第12-13页
        1.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第13-14页
        1.2.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第14页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1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问题研究综述第15-16页
        1.3.2 传感器网络中水印技术的应用研究第16页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16-19页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7-19页
2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字水印技术第19-33页
    2.1 密码学与信息隐藏理论基础第19-23页
        2.1.1 加密与解密第19-20页
        2.1.2 完整性、鉴别与不可抵赖性第20-22页
        2.1.3 信息隐藏第22-23页
    2.2 数字水印理论基础第23-25页
        2.2.1 数字水印的基本概念第23-24页
        2.2.2 数字水印的分类第24-25页
    2.3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水印第25-32页
        2.3.1 数据流的认证第25-27页
        2.3.2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流数据与多播网络的区别第27-30页
        2.3.3 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水印方案第30-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3 验证个体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认证方案第33-57页
    3.1 引言第33-34页
    3.2 定位篡改的图像水印第34-35页
    3.3 独立认证个体数据项的水印方案第35-42页
        3.3.1 方案模型与概述第35-36页
        3.3.2 水印的认证过程第36-38页
        3.3.3 水印的统计分析第38-39页
        3.3.4 方案性能分析第39-42页
    3.4 不分组的水印认证方案第42-52页
        3.4.1 方案概述第42页
        3.4.2 水印的认证过程第42-44页
        3.4.3 水印的统计分析第44-47页
        3.4.4 方案性能分析第47-52页
    3.5 模拟实验第52-55页
    3.6 本章小结第55-57页
4 可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水印认证方案第57-77页
    4.1 引言第57-58页
    4.2 可逆图像水印第58-59页
        4.2.1 可逆图像水印概述第58页
        4.2.2 基于预测误差扩展的可逆水印第58-59页
    4.3 基于预测误差扩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水印认证方案第59-72页
        4.3.1 方案概述第59-60页
        4.3.2 方案的细节描述第60-65页
        4.3.3 方案性能分析第65-72页
    4.4 模拟实验第72-76页
        4.4.1 实验设置第72-73页
        4.4.2 实验结果第73-76页
    4.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5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鲁棒水印方案第77-103页
    5.1 引言第77-78页
    5.2 Patchwork算法第78-80页
        5.2.1 经典Patchwork算法第78-79页
        5.2.2 Patchwork算法的发展第79-80页
    5.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1比特鲁棒水印方案第80-93页
        5.3.1 方案模型与概述第80页
        5.3.2 方案的细节描述第80-82页
        5.3.3 方案分析第82-86页
        5.3.4 模拟实验第86-93页
    5.4 改进的鲁棒水印方案第93-101页
        5.4.1 方案细节描述第93-94页
        5.4.3 方案分析第94-96页
        5.4.4 实验比较第96-101页
    5.5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6 总结与展望第103-105页
    6.1 论文总结第103-104页
    6.2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5页
附录第115页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的论文目录第115页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第115页
    C. 参加的学术会议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革年代的文学与人学:“新时期”文学中的人性论重构(1979-1987)
下一篇:司法视角下我国海事强制令制度法律问题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