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发动机(推进系统)论文--空气喷气式发动机论文--燃气涡轮发动机论文--涡轮风扇发动机论文

S弯进气道出口畸变控制及其对跨声速风扇流场影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符号表第9-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4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18页
    1.2 S弯进气道研究现状第18-32页
        1.2.1 S弯进气道性能及内流特性第18-25页
        1.2.2 S弯进气道设计及优化第25-28页
        1.2.3 S弯进气道内流动控制研究第28-32页
    1.3 压气机入口畸变分类及成因第32-35页
        1.3.1 入口畸变分类第32-33页
        1.3.2 入口畸变成因第33-35页
    1.4 入口畸变对风扇/压气机性能影响第35-38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及内容第38-40页
第2章 数值计算方法及其验证第40-52页
    2.1 引言第40-41页
    2.2 研究对象第41页
    2.3 数值模拟方法介绍第41-47页
        2.3.1 CFX简介第42页
        2.3.2 控制方程第42-43页
        2.3.3 湍流模型第43-45页
        2.3.4 边界条件处理第45-46页
        2.3.5 前处理与后处理第46-47页
    2.4 数值方法验证第47-51页
        2.4.1 S弯进气道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第47-49页
        2.4.2 风扇级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第49-51页
    2.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3章S弯进气道设计及其优化第52-73页
    3.1 引言第52页
    3.2 基本参数第52-53页
    3.3 设计方法第53-55页
        3.3.1 中心线设计第53-54页
        3.3.2 面积分布规律设计第54-55页
        3.3.3 唇口设计第55页
    3.4 参数计算第55-58页
        3.4.1 进口面积确定第55-56页
        3.4.2 沿程截面形状确定第56-57页
        3.4.3 几何型面生成第57-58页
    3.5 设计结果第58-61页
    3.6 进气道优化第61-65页
        3.6.1 优化设计概述第61-63页
        3.6.2 优化设计平台及实现过程第63-65页
    3.7 优化设计结果分析第65-72页
        3.7.1 几何结构及性能参数变化第65-68页
        3.7.2 内部流场结构变化第68-72页
    3.8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4章 吹、吸气及其组合控制对进气道性能改善研究第73-97页
    4.1 引言第73页
    4.2 流动控制实现第73-76页
        4.2.1 流动控制装置第73-74页
        4.2.2 网格及边界条件设置第74-75页
        4.2.3 计算方案第75-76页
    4.3 吹气控制对进气道性能影响第76-83页
        4.3.1 吹气控制参数对总体性能影响第76-78页
        4.3.2 吹气控制参数对流场结构影响第78-83页
    4.4 吸气控制对进气道性能影响第83-90页
        4.4.1 吸气控制参数对总体性能影响第83-86页
        4.4.2 吸气控制参数对流场结构影响第86-90页
    4.5 吹、吸气组合控制对进气道性能影响第90-95页
        4.5.1 组合控制装置及网格第90-91页
        4.5.2 进气道性能参数变化第91-92页
        4.5.3 进气道内部流场结构变化第92-95页
    4.6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5章 进气道结构优化及其内吹吸气对风扇性能影响第97-126页
    5.1 引言第97页
    5.2 数值模拟方案第97-99页
        5.2.1 模型及边界条件设置第97-98页
        5.2.2 网格划分第98-99页
        5.2.3 计算方案第99页
    5.3 出.边界条件变化对进气道仿真结果影响第99-101页
    5.4 进气道结构优化对其后风扇性能及流场影响第101-109页
        5.4.1 风扇总体性能参数变化第101-102页
        5.4.2 沿程截面畸变分布第102-106页
        5.4.3 压力沿叶高分布变化第106-108页
        5.4.4 不同叶高处流场分析第108-109页
    5.5 进气道内吹吸气控制对其后风扇性能及流场影响第109-124页
        5.5.1 不同控制方案下风扇总体性能变化第109-110页
        5.5.2 进气道内吹气控制对风扇流场影响第110-115页
        5.5.3 进气道内吸气控制对风扇流场影响第115-119页
        5.5.4 进气道内吹吸气组合控制对风扇流场影响第119-124页
    5.6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第6章 风扇级引气至进气道内吹气的畸变控制研究第126-146页
    6.1 引言第126页
    6.2 计算方案设计第126-127页
    6.3 风扇级引气至进气道内吹气控制实现第127-129页
        6.3.1 模型及边界条件设置第127-128页
        6.3.2 网格划分第128-129页
    6.4 风扇级引气至进气道内吹气对风扇性能及流场影响第129-144页
        6.4.1 风扇总体性能变化第129-131页
        6.4.2 轮毂位置引气对风扇内流场影响第131-135页
        6.4.3 机匣位置引气对风扇内流场影响第135-144页
    6.5 本章小结第144-146页
结论第146-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6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62-164页
致谢第164-165页
个人简历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陶瓷基防隔热结构高温环境振动特性实验研究及模型修正
下一篇:涉我跨界河流安全威胁识别、评估及应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