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世界各国企业经济论文--中国论文

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基于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框架和创新点第13-16页
     ·主要内容第13-14页
     ·研究的框架第14页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4-16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6-26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第16-17页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第17-20页
     ·国外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第17-18页
     ·国内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第18-19页
     ·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小结第19-20页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第20-24页
     ·国外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研究第20-22页
     ·国内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研究第22-24页
   ·文献综述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我国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第26-41页
   ·本文的研究样本第26页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6-31页
     ·相关研究指标的采集和整理第26-27页
     ·相关指标的设定和测量方法第27-31页
   ·实证研究指标的数据结构第31页
     ·数据来源第31页
     ·数据的处理办法第31页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实证分析第31-39页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第31-35页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的分析第35-39页
   ·实证结果的信度分析第39页
     ·信度分析介绍第39页
     ·信度分析结果第39页
   ·本章研究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基于RIR理论的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证研究第41-53页
   ·实证研究中的赋权工具第41-42页
     ·赋权工具的客观性第41页
     ·变异系数法的基本原理第41页
     ·变异系数法的计算过程第41-42页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实证研究第42-48页
     ·计算结果第42-43页
     ·实证结果分析第43-48页
   ·RIR模型排名与煤炭行业传统排名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8-52页
     ·煤炭行业传统排名第48-49页
     ·相关性分析第49-50页
     ·拟合度分析第50-52页
   ·本章研究小结第52-53页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52页
     ·本次实证研究的新特点第52-53页
第五章 "资源、创新、责任"三重维度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第53-62页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三重维度第53页
   ·"RIR"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架构第53-58页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维度第53-54页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维度第54-56页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维度第56-58页
   ·"资源、创新、责任"三重维度理论的提出第58-59页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小结第59-62页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第62-67页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第62-63页
     ·提高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第62页
     ·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第62-63页
     ·开发非自然资源,丰富企业的资源储备结构第63页
   ·丰富创新手段,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第63-64页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永久动力第63页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的能力第63-64页
     ·推动企业经营多元化,提高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第64页
   ·基于企业能力承担责任,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第64-67页
     ·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第64-65页
     ·完善企业的各项信息披露制度第65页
     ·承担对股东的经济责任第65页
     ·提升企业保障员工生命安全与职业健康的能力第65页
     ·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碳排放,实现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第65-67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7-70页
   ·本文的研究结论第67-69页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69-70页
     ·研究中的不足第69页
     ·新研究方向的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附录第72-80页
致谢第80-81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球化和竞争力视角下的企业战略行为--基于几内亚企业的案例分析
下一篇: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对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