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家庭教育论文

幼儿家长育儿观念的叙事研究--以一位五岁幼儿的父母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7页
    1.1 研究缘起第9-10页
        1.1.1 时代诉求第9-10页
        1.1.2 社会背景第10页
        1.1.3 个人旨趣第10页
    1.2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3 研究意义第11页
        1.3.1 理论意义第11页
        1.3.2 实践意义第11页
    1.4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4.1 国外文献综述第11-12页
        1.4.2 国内文献综述第12-20页
        1.4.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第20-21页
    1.5 概念界定第21-22页
    1.6 理论基础第22-27页
        1.6.1 教育现象学第22-23页
        1.6.2 生态系统理论第23-24页
        1.6.3 家庭系统理论第24-25页
        1.6.4 解释学第25-27页
第2章 研究设计第27-37页
    2.1 研究方法第27-29页
        2.1.1 什么是叙事研究第27-28页
        2.1.2 为什么选择叙事研究第28-29页
    2.2 收集资料的方法第29-32页
        2.2.1 访谈法第29-30页
        2.2.2 观察法第30页
        2.2.3 实物收集法第30-31页
        2.2.4 整理和分析资料第31-32页
    2.3 研究对象第32-34页
        2.3.1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32-33页
        2.3.2 研究对象的介绍第33-34页
    2.4 研究评价第34-35页
    2.5 研究伦理第35-37页
第3章 幼儿家长育儿观念的“深描”第37-61页
    3.1 儿童观第37-44页
        3.1.1 儿童是独立发芽的种子第38-39页
        3.1.2 童年应快乐而有意义第39-42页
        3.1.3 柔弱之下的无限潜能第42-44页
    3.2 教育观第44-50页
        3.2.1 呼吸着自然的山风长大第44-47页
        3.2.2 教育应融于生活、了无痕迹第47-49页
        3.2.3 耐心的陪伴:孩子,你慢慢来第49-50页
    3.3 亲子观第50-54页
        3.3.1 我们彼此懂得,彼此理解第51页
        3.3.2 原则基础上的一种亲密第51-52页
        3.3.3 孩子带给我们的美好更多第52-54页
    3.4 期望观第54-61页
        3.4.1 “点亮未知”是孩子自己的事第54-56页
        3.4.2 随生命的节奏舞蹈第56-58页
        3.4.3 保持一颗敏锐、开放的心第58-61页
第4章 审视幼儿家长育儿观念的不足之处第61-67页
    4.1 育儿观念忽视祖辈教育的价值第62-63页
    4.2 育儿观念带有片面的个人感情色彩第63-64页
    4.3 是理智的选择还是退隐的逃避第64-65页
    4.4 育儿观念在实践中存在知行不一第65-67页
第5章 幼儿家长育儿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第67-77页
    5.1 原生家庭的影响第67-69页
    5.2 阅读的力量第69-70页
    5.3 幼儿园教育理念的影响第70-72页
    5.4 重要他人的影响第72-74页
    5.5 社会文化的影响第74-77页
第6章 思考与建议第77-85页
    6.1 透过故事的思考:对幼儿家长育儿观念的理解第77-79页
        6.1.1 育儿观念具有复杂性和层次性第77-78页
        6.1.2 育儿观念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第78页
        6.1.3 育儿观念的发展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第78-79页
    6.2 建议:家长应如何建立科学的育儿观念第79-82页
        6.2.1 育儿应回归到心灵的呼唤第79-80页
        6.2.2 加强对育儿知识的建构性学习第80-81页
        6.2.3 提高观察能力,发掘孩子的特点与发展需求第81页
        6.2.4 合理期望,树立个性化的育儿观念第81-82页
    6.3 研究反思第82-85页
        6.3.1 研究内容不够深入第82-83页
        6.3.2 研究身份的制约第83页
        6.3.3 研究方法的运用不够纯熟第83-85页
结语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附录第91-95页
致谢第95-9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班幼儿家庭亲职教育需求与幼儿入园适应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随班就读多动症儿童的同伴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