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思维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2.1 关于二语学习中母语作用的研究 | 第14-15页 |
2.1.1 行为主义观点 | 第14-15页 |
2.1.2 心灵主义观点 | 第15页 |
2.2 二语写作研究 | 第15-19页 |
2.2.1 二语写作产品研究 | 第15-17页 |
2.2.2 二语写作过程研究 | 第17-19页 |
2.3 二语写作中的母语思维 | 第19-24页 |
2.3.1 二语写作过程中的双语属性 | 第19页 |
2.3.2 二语写作中母语思维的功能 | 第19-20页 |
2.3.3 二语写作过程中的母语思维量 | 第20-24页 |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24-28页 |
3.1 错误分析理论 | 第24-25页 |
3.2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 第25-26页 |
3.3“思而后说”假说 | 第26-28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28-36页 |
4.1 研究问题 | 第28页 |
4.2 研究对象 | 第28-29页 |
4.3 研究工具 | 第29-30页 |
4.3.1 有声思维 | 第29-30页 |
4.3.2 访谈 | 第30页 |
4.4 数据的收集程序 | 第30-31页 |
4.4.1 训练阶段 | 第30-31页 |
4.4.2 写作阶段 | 第31页 |
4.5 数据的分析程序 | 第31-36页 |
4.5.1 数据分析总述 | 第31-33页 |
4.5.2 对有声思维草稿的定量分析 | 第33页 |
4.5.3 对有声思维草稿的定性分析 | 第33-34页 |
4.5.4 对访谈的分析 | 第34-36页 |
第五章 结果和讨论 | 第36-57页 |
5.1 二语写作过程中的母语思维量 | 第36-37页 |
5.2 二语写作过程中的母语思维 | 第37-41页 |
5.3 二语水平对写作中母语思维的影响 | 第41-57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第57-60页 |
6.1 主要研究发现 | 第57页 |
6.2 教学启示 | 第57-58页 |
6.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8页 |
6.4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