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完全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侵权责任的承担--以监护人责任为中心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2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1.2 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10-12页 |
第2章 监护人责任的界定 | 第12-17页 |
2.1 不完全行为能力人侵权的概念 | 第12-13页 |
2.2 我国监护制度特点和监护人责任界定 | 第13-17页 |
2.2.1 我国监护制度的特点 | 第13-15页 |
2.2.2 监护人责任的界定 | 第15-17页 |
第3章 监护人责任制度的基础理论 | 第17-28页 |
3.1 各国监护人责任的立法例 | 第17-20页 |
3.1.1 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规定 | 第18-19页 |
3.1.2 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规定 | 第19-20页 |
3.2 监护人责任的性质与归责原则 | 第20-23页 |
3.2.1 责任性质 | 第20-21页 |
3.2.2 归责原则 | 第21-23页 |
3.3 监护人责任承担的基础 | 第23-25页 |
3.3.1 因不完全行为能力人自身危险性而导致 | 第23-24页 |
3.3.2 基于控制关系而产生 | 第24页 |
3.3.3 监护义务的违反 | 第24-25页 |
3.4 监护人责任的承担方式 | 第25-28页 |
3.4.1 补充责任和公平责任之争 | 第25-26页 |
3.4.2 补充责任的适用 | 第26-28页 |
第4章 我国监护人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 第28-34页 |
4.1 我国监护人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4.2 我国监护人责任制度的完善 | 第30-34页 |
4.2.1 责任性质和归责原则的完善 | 第30-31页 |
4.2.2 监护人责任及基本构成的合理解释 | 第31页 |
4.2.3 监护人责任承担方式的确立 | 第31-32页 |
4.2.4 配套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39-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