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香茅草概述 | 第10-11页 |
1.1.1 植物学性状及生物习性 | 第10页 |
1.1.2 香茅草应用价值 | 第10页 |
1.1.3 香茅草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 挥发性成分研究概况 | 第11-16页 |
1.2.1 香茅草挥发性成分概述 | 第11页 |
1.2.2 香茅草萜烯化合物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1.2.3 微生物合成萜烯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植物内生菌研究概况 | 第16-18页 |
1.3.1 植物内生菌多样性 | 第16页 |
1.3.2 植物内生菌功能 | 第16-18页 |
1.4 菠萝泛菌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1.4.1 菠萝泛菌概述 | 第18-19页 |
1.4.2 菠萝泛菌的发现 | 第19页 |
1.4.3 菠萝泛菌的功能 | 第19-20页 |
1.5 论文选题背景、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20-22页 |
1.5.1 论文选题背景 | 第20页 |
1.5.2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第2章 香茅草产香内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22-29页 |
2.1 前言 | 第22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2.2 材料与试剂 | 第23-24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28页 |
2.3.1 香茅草内生菌的分离与筛选 | 第26-27页 |
2.3.2 香茅草内生菌CcSh-1 的种属鉴定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香茅草及内生细菌Pantoea ananatis CcSh-1 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29-35页 |
3.1 前言 | 第29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3.2.2 材料与试剂 | 第29-30页 |
3.2.3 香茅草挥发性成分鉴定 | 第30页 |
3.2.4 Pantoea ananatis CcSh-1 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30页 |
3.2.5 Pantoea ananatis CcSh-1 柠檬醛含量测定 | 第30-3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1-34页 |
3.3.1 香茅草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31-32页 |
3.3.2 Pantoea ananatis CcSh-1 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32-33页 |
3.3.3 Pantoea ananatis CcSh-1 柠檬醛含量测定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Pantoea ananatis CcSh-1 产香条件优化 | 第35-42页 |
4.1 前言 | 第35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4.2.2 材料与试剂 | 第35页 |
4.2.3 Pantoea ananatis CcSh-1 培养条件优化 | 第35-36页 |
4.2.4 香茅草对Pantoea ananatis CcSh-1 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第3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1页 |
4.3.1 Pantoea ananatis CcSh-1 最适培养条件优化 | 第36-39页 |
4.3.2 香茅草对CcSh-1 柠檬醛产量的影响 | 第39-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
附录B 碱基序列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