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符号名称及其意义 | 第13-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5页 |
1.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及控制 | 第15-19页 |
1.2.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分类 | 第15-17页 |
1.2.2 电动汽车整车控制 | 第17-19页 |
1.3 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发展现状 | 第19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混联式电动汽车系统建模 | 第21-29页 |
2.1 混联式电动车结构 | 第21-22页 |
2.2 建模方法 | 第22页 |
2.3 整车控制器模型 | 第22-23页 |
2.4 驾驶员操作模型 | 第23页 |
2.5 故障判断模型 | 第23-25页 |
2.6 发动机模型 | 第25页 |
2.7 电机模型 | 第25-26页 |
2.8 电池模型 | 第26-27页 |
2.9 车辆动力学模型 | 第27-28页 |
2.10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混联式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策略与算法及仿真 | 第29-50页 |
3.1 整车控制策略 | 第29-30页 |
3.2 整车控制算法 | 第30-40页 |
3.2.1 钥匙和上电控制 | 第30页 |
3.2.2 整车故障类型判断 | 第30页 |
3.2.3 整车控制状态机 | 第30-33页 |
3.2.4 各工作模式下的动力总成控制 | 第33-40页 |
3.2.4.1 电机及电机控制器温度对电机输出转矩的限制 | 第33-34页 |
3.2.4.2 制动能量回馈 | 第34页 |
3.2.4.3 向前驱动行驶 | 第34-37页 |
3.2.4.4 倒车行驶 | 第37-38页 |
3.2.4.5 停止或过渡状态 | 第38-39页 |
3.2.4.6 发动机启动控制 | 第39-40页 |
3.3 整车控制算法仿真 | 第40-49页 |
3.3.1 车辆无故障行驶仿真 | 第40-47页 |
3.3.1.1 车辆无故障D档前行仿真 | 第40-45页 |
3.3.1.2 车辆无故障R档倒车仿真 | 第45-47页 |
3.3.2 发动机故障车辆行驶仿真 | 第47-48页 |
3.3.3 驱动电机故障车辆行驶仿真 | 第48-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混联式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软硬件设计 | 第50-64页 |
4.1 整车控制器硬件设计 | 第50-56页 |
4.1.1 整车控制器硬件功能需求分析 | 第50-51页 |
4.1.2 整车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 第51-56页 |
4.1.2.1 主控制器和外围电路 | 第52页 |
4.1.2.2 电源模块 | 第52-53页 |
4.1.2.3 模拟量输入模块 | 第53页 |
4.1.2.4 开关量输入模块 | 第53-54页 |
4.1.2.5 继电器控制模块 | 第54-55页 |
4.1.2.6 开关量输出模块 | 第55页 |
4.1.2.7 CAN通信模块 | 第55-56页 |
4.1.2.8 整车控制器实物 | 第56页 |
4.2 整车控制器软件设计 | 第56-63页 |
4.2.1 整车控制器软件总体分析 | 第56-57页 |
4.2.1.1 整车控制器软件功能需求 | 第56-57页 |
4.2.1.2 整车控制器软件设计方案 | 第57页 |
4.2.2 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 | 第57-59页 |
4.2.3 整车控制器基础软件 | 第59页 |
4.2.4 整车控制器应用层任务 | 第59-63页 |
4.2.4.1 控制器主程序 | 第59-60页 |
4.2.4.2 汽车速度计算 | 第60-61页 |
4.2.4.3 仪表显示 | 第61页 |
4.2.4.4 CAN网络通信 | 第61页 |
4.2.4.5 整车运行模式控制 | 第61页 |
4.2.4.6 整车故障检测 | 第61-62页 |
4.2.4.7 驾驶员操作输入监测与处理 | 第62-6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整车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 | 第64-71页 |
5.1 硬件在环仿真平台 | 第64-68页 |
5.2 硬件在环仿真试验 | 第68-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