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超级电容器 | 第13-16页 |
1.2.1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 第14-15页 |
1.2.2 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结构组成 | 第15-16页 |
1.3 纤维素复合超级电容器 | 第16-25页 |
1.3.1 纤维素基材 | 第16-17页 |
1.3.2 电活性物质 | 第17-20页 |
1.3.3 石墨烯 | 第20-23页 |
1.3.4 纤维素复合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1.4 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5-27页 |
1.4.1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石墨烯的制备及其表征 | 第27-52页 |
2.1 引言 | 第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31页 |
2.2.1 原料与试剂 | 第27-28页 |
2.2.2 仪器与设备 | 第28-29页 |
2.2.3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 第29页 |
2.2.4 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制备 | 第29页 |
2.2.5 测试与表征 | 第29-3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1-51页 |
2.3.1 石墨烯(RGO)的制备机理 | 第31-32页 |
2.3.2 氧化石墨烯(GO)的表征 | 第32-37页 |
2.3.3 影响L-抗坏血酸(LAA)还原GO的工艺因素 | 第37-42页 |
2.3.4 L-抗坏血酸和茶多酚联用(LAA/TP)对GO还原效果的影响 | 第42-44页 |
2.3.5 还原剂种类对GO还原效果的分析 | 第44-49页 |
2.3.6 RGO-LAA/TP形貌分析 | 第49-5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NFC复合纸基电极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第52-75页 |
3.1 引言 | 第52-5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3-56页 |
3.2.1 原料与试剂 | 第53页 |
3.2.2 仪器与设备 | 第53-54页 |
3.2.3 纳米纤维素(NFC)的制备 | 第54页 |
3.2.4 聚苯胺(PANI)的制备 | 第54-55页 |
3.2.5 NFC/RGO及NFC/RGO/PANI分散液的制备 | 第55页 |
3.2.6 NFC复合纸基电极(NR和NRP)的制备 | 第55页 |
3.2.7 NFC复合纸基超级电容器(NRS和NRPS)的制备 | 第55-56页 |
3.2.8 测试与表征 | 第5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6-74页 |
3.3.1 NFC对RGO和PANI的分散作用 | 第56-60页 |
3.3.2 NR和NRP纸基电极材料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分析 | 第60-62页 |
3.3.3 NR和NRP纸基电极材料的表面形貌观察 | 第62-63页 |
3.3.4 NR和NRP纸基电极材料的机械性能 | 第63-67页 |
3.3.5 NR和NRP纸基电极材料的导电性能 | 第67-69页 |
3.3.6 NRS和NRPS纸基超级电容器的性能 | 第69-7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四章 NFC复合气凝胶电极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第75-96页 |
4.1 引言 | 第7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5-78页 |
4.2.1 原料与试剂 | 第75-76页 |
4.2.2 仪器与设备 | 第76页 |
4.2.3 NFC复合气凝胶电极的制备 | 第76-77页 |
4.2.4 NFC复合气凝胶超级电容器的制备 | 第77页 |
4.2.5 测试与表征 | 第77-7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8-94页 |
4.3.1 NFC复合气凝胶电极的微观结构 | 第78-80页 |
4.3.2 NFC复合气凝胶电极的孔径分布 | 第80-84页 |
4.3.3 NFC复合气凝胶电极的机械性能 | 第84-86页 |
4.3.4 NFC复合气凝胶电极的导电性能 | 第86-88页 |
4.3.5 NFC复合气凝胶超级电容器的性能 | 第88-9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结论 | 第96-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附件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