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2.1 国外对财务预警的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2.2 国内对财务预警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21-22页 |
第3章 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22-34页 |
3.1 财务危机的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3.1.1 学术界对财务危机的界定 | 第22-23页 |
3.1.2 本文对财务危机的界定 | 第23-24页 |
3.2 纵向财务信息 | 第24-25页 |
3.2.1 纵向财务信息的界定 | 第24-25页 |
3.2.2 纵向财务信息对财务危机预警的意义 | 第25页 |
3.3 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成因分析 | 第25-30页 |
3.3.1 宏观环境因素分析 | 第25-27页 |
3.3.2 行业因素分析 | 第27-28页 |
3.3.3 企业自身因素分析 | 第28-30页 |
3.4 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表现特征 | 第30-34页 |
3.4.1 偿债能力不足 | 第30-31页 |
3.4.2 营运效率降低 | 第31页 |
3.4.3 盈利状况持续恶化 | 第31-32页 |
3.4.4 发展速度迅速下滑 | 第32页 |
3.4.5 现金流极度匮乏 | 第32页 |
3.4.6 经营中过度使用杠杆 | 第32-34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 | 第34-44页 |
4.1 总体研究思路 | 第34-35页 |
4.1.1 选择研究样本 | 第34页 |
4.1.2 选取预警指标 | 第34页 |
4.1.3 预警指标的显著性检验 | 第34页 |
4.1.4 多重共线性检验及处理 | 第34页 |
4.1.5 改进模型建立前的数据处理 | 第34页 |
4.1.6 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 第34-35页 |
4.1.7 模型检验 | 第35页 |
4.2 样本的选取 | 第35-38页 |
4.2.1 财务危机样本的选取原则及结果 | 第35-37页 |
4.2.2 配对样本的选取原则及结果 | 第37-38页 |
4.3 预警指标的选取 | 第38-42页 |
4.3.1 预警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38-39页 |
4.3.2 预警指标的初选 | 第39-42页 |
4.4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原理 | 第42-44页 |
第5章 财务危机预警的实证分析 | 第44-71页 |
5.1 原始模型建立前的数据处理 | 第44-56页 |
5.1.1 正态性分布检验 | 第44-46页 |
5.1.2 均值差异性检验 | 第46-50页 |
5.1.3 多重共线性检验及处理 | 第50-56页 |
5.2 改进模型建立前的数据处理 | 第56-65页 |
5.2.1 正态性分布检验 | 第56-58页 |
5.2.2 均值差异性检验 | 第58-60页 |
5.2.3 多重共线性检验及处理 | 第60-65页 |
5.3 预警模型的构建 | 第65-68页 |
5.3.1 基于原始指标的Logistic回归预警模型 | 第65-67页 |
5.3.2 引入纵向财务信息的Logistic回归预警模型 | 第67-68页 |
5.4 两种模型的检验与对比分析 | 第68-71页 |
5.4.1 模型的检验 | 第68-70页 |
5.4.2 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70-71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 第71-7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1页 |
6.2 建议 | 第71-73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附录 | 第78-93页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