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大气相位延迟与天线组阵信号 | 第14-17页 |
2.1 大气相位延迟对天线组阵信号的影响 | 第14-15页 |
2.2 大气相位延迟的标定技术 | 第15-17页 |
第3章 微小区域GNSS大气延迟获取 | 第17-38页 |
3.1 实验技术方案设计 | 第17-19页 |
3.2 GNSS大气延迟解算策略 | 第19-31页 |
3.2.1 GNSS单差及误差分析 | 第19-22页 |
3.2.2 整周模糊度的确定及接收机钟差的削弱方法 | 第22-24页 |
3.2.3 多路径效应及其削弱方法 | 第24-31页 |
3.3 电离层、对流层延迟解算 | 第31-38页 |
3.3.1 L1、L2载波大气延迟的比较分析 | 第31-32页 |
3.3.2 电离层、对流层延迟求解与比较分析 | 第32-38页 |
第4章 微小区域天线组阵大气延迟建模 | 第38-69页 |
4.1 大气延迟空间相关性分析及建模 | 第38-59页 |
4.1.1 站间大气延迟相关性分析 | 第38-51页 |
4.1.2 星间大气延迟的相关性分析及建模 | 第51-59页 |
4.2 大气延迟时间相关性分析 | 第59-65页 |
4.2.1 时间结构函数 | 第59-60页 |
4.2.2 不同时间间隔的时间结构函数统计分析 | 第60-63页 |
4.2.3 卫星高度角对时间相关性的影响 | 第63-65页 |
4.3 天线阵列的大气延迟建模策略 | 第65-69页 |
4.3.1 探测器方向上的大气延迟获取 | 第65-67页 |
4.3.2 在探测器方向任意位置天线的大气延迟建模 | 第67-6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