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三维景观指数体系构建及应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1 空间数据挖掘引入城市景观 | 第8页 |
1.1.2 GIS等技术引入景观格局 | 第8-9页 |
1.1.3 景观格局方法得到推动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景观格局研究 | 第9-10页 |
1.2.2 城市景观格局研究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4-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4-17页 |
2.1.1 景观 | 第14页 |
2.1.2 景观生态学 | 第14-15页 |
2.1.3 景观格局 | 第15页 |
2.1.4 城市景观 | 第15-1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2.1 土地利用分类 | 第17-18页 |
2.2.2 楼层高度分类 | 第18页 |
2.2.3 景观格局指数 | 第18-22页 |
2.2.4 建筑占地面积比重指标 | 第22-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 第24-31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24-25页 |
3.2 数据和软件 | 第25-26页 |
3.2.1 基础数据 | 第25页 |
3.2.2 辅助数据 | 第25页 |
3.2.3 软件选择 | 第25-26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6-30页 |
3.3.1 土地利用(楼层高度)转移矩阵 | 第26-27页 |
3.3.2 景观格局空间分析法 | 第27页 |
3.3.3 主成分分析方法 | 第27-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数据处理及景观指数选取 | 第31-51页 |
4.1 数据准备 | 第31-35页 |
4.2 景观指数计算 | 第35-48页 |
4.2.1 属性文件 | 第37-41页 |
4.2.2 景观指数的选取 | 第41-48页 |
4.3 构建三维景观指数体系 | 第48-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济南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第51-59页 |
5.1 济南市中心城区景观转换特征分析 | 第51-53页 |
5.1.1 横向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特征 | 第51-52页 |
5.1.2 纵向楼层高度类型转化特征 | 第52-53页 |
5.2 济南市中心城区三维景观格局分析 | 第53-58页 |
5.2.1 二维景观格局分析 | 第53-56页 |
5.2.2 纵向景观格局分析 | 第56-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9-61页 |
6.1.1 初步构建了三维景观指数体系 | 第59-60页 |
6.1.2 进行了济南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分析 | 第60页 |
6.1.3 进行了济南市中心城区景观转移分析 | 第60-6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