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选题理论和实践价值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第二章 我国城市综合体发展概述 | 第16-23页 |
2.1 城市综合体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2.2 我国城市综合体发展现状 | 第17-20页 |
2.2.1 城市综合体的开发营运模式 | 第17-18页 |
2.2.2 城市综合体的商业模式创新 | 第18-19页 |
2.2.3 城市综合体的建设的内在动力 | 第19页 |
2.2.4 中国特色的城市综合体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2.3 我国城市综合体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 | 第20-23页 |
2.3.1 融资渠道单一,资金链紧张 | 第20页 |
2.3.2 功能定位偏低,品质层次不高 | 第20-21页 |
2.3.3 配套环境滞后,项目成熟不够 | 第21页 |
2.3.4 产业基础较弱、投资收益存在风险 | 第21页 |
2.3.5 调研论证欠缺,盲目复制现象突出 | 第21-22页 |
2.3.6 专业能力不足,管理运营存在短板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徐州城市综合体发展现状 | 第23-33页 |
3.1 徐州市代表性城市综合体现状 | 第23-25页 |
3.2 徐州市中心商圈、区域性商圈城市综合体核心功能分布 | 第25-28页 |
3.2.1 徐州市中心商圈城市综合体核心功能比例分布 | 第25-26页 |
3.2.2 徐州市区域性商圈城市综合体核心功能比例分布 | 第26-28页 |
3.3 徐州市城市综合体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 第28-33页 |
3.3.1 规划布局分析 | 第28-30页 |
3.3.2 供需分析 | 第30-31页 |
3.3.3 新建综合体临街铺面分析 | 第31页 |
3.3.4 租售比分析 | 第31-32页 |
3.3.5 商业业态种类分析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徐州市城市综合体发展的宏观环境 | 第33-39页 |
4.1 城市性质 | 第33页 |
4.2 城市规划 | 第33-34页 |
4.3 GDP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情况 | 第34-35页 |
4.4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 第35-36页 |
4.5 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 第36-37页 |
4.6 交通体系状况 | 第37页 |
4.7 徐州市GDP增长预测 | 第37-39页 |
4.7.1 增长率法 | 第37页 |
4.7.2 回归分析法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徐州市城市综合体发展的SWOT分析 | 第39-44页 |
5.1 徐州市城市综合体发展的优势 | 第39-40页 |
5.2 徐州市城市综合体发展的劣势 | 第40-41页 |
5.3 徐州市城市综合体发展的机会 | 第41页 |
5.4 徐州城市综合体发展的威胁 | 第41-44页 |
第六章 徐州市城市综合体发展战略选择与实施 | 第44-50页 |
6.1 徐州市城市综合体发展的战略选择 | 第44-47页 |
6.1.1 特色化的发展战略 | 第44-45页 |
6.1.2 订单地产操作战略 | 第45-46页 |
6.1.3 总部经济联盟战略 | 第46页 |
6.1.4 协调发展战略 | 第46-47页 |
6.2 徐州城市综合体发展战略实施建议 | 第47-50页 |
6.2.1 建立科学的商业网点选址规划 | 第47页 |
6.2.2 加强对市场的分析研判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第47-48页 |
6.2.3 强化地铁沿线商业发展战略研究,发展轨道交通综合体项目 | 第48-49页 |
6.2.4 建立安全的资金循环模式 | 第49-5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