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4-2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4-15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1.2 实验主要药品及实验试剂 | 第14-15页 |
1.3 实验主要仪器 | 第15页 |
1.4 实验其他耗材 | 第15页 |
2 造模方法 | 第15-17页 |
2.1 造模分组 | 第15页 |
2.2 DHEA溶液制备 | 第15-16页 |
2.3 建立PCO大鼠模型 | 第16页 |
2.4 造模评估 | 第16-17页 |
3 补肾化瘀方干预实验 | 第17-18页 |
3.1 动物分组 | 第17页 |
3.2 药物干预 | 第17-18页 |
3.3 卵巢及子宫内膜组织的采集 | 第18页 |
3.4 卵巢组织学检查 | 第18页 |
3.5 血清学性激素FSH、LH、P、T、E_2检测 | 第18页 |
4 透射电镜观察胞饮突的方法 | 第18-19页 |
5 子宫内膜ER、PR蛋白检测方法 | 第19-20页 |
6 统计学方法 | 第20-22页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22-27页 |
1 PCO大鼠模型的评价 | 第22-24页 |
1.1 大鼠体重变化 | 第22页 |
1.2 大鼠动情周期变化 | 第22页 |
1.3 大鼠卵巢形态学观察 | 第22-23页 |
1.4 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 | 第23-24页 |
2 电镜下各组大鼠胞饮突发育情况 | 第24-25页 |
3 各组大鼠子宫内膜ER、PR蛋白表达情况 | 第25-27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7-34页 |
1 DHEA诱导PCO大鼠模型的探讨 | 第27-28页 |
1.1 PCOS模型建立的现状 | 第27页 |
1.2 DHEA诱导PCOS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27-28页 |
1.3 本研究运用DHEA诱导PCO大鼠模型评价 | 第28页 |
2 现代医学对PCOS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认识 | 第28-30页 |
2.1 胞饮突与PCOS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 | 第28-29页 |
2.2 ER、PR蛋白表达与PCOS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 | 第29-30页 |
2.3 阳性药物的选择 | 第30页 |
3 补肾化瘀方治疗PCOS的理论基础 | 第30-32页 |
3.1 肾虚血瘀是PCOS的基本病机 | 第30-31页 |
3.2 补肾化瘀方组方的理论依据 | 第31-32页 |
4 展望 | 第32-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综述 | 第39-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