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家庭教育论文

中学生疏离感及其家庭功能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引言第10-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17页
    1.1 疏离感的文献综述第11-14页
        1.1.1 疏离感概念界定第11-13页
        1.1.2 有关疏离感的理论研究第13页
        1.1.3 疏离感的维度研究第13-14页
    1.2 家庭微系统对疏离感的影响研究第14-17页
        1.2.1 家庭对疏离感的影响第14-15页
        1.2.2 父母教养方式对疏离感的影响第15-17页
2 问题提出第17-18页
    2.1 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7页
    2.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7页
    2.3 研究目的第17页
    2.4 研究假设第17-18页
3 研究设计第18-21页
    3.1 研究对象第18页
    3.2 研究工具第18-20页
        3.2.1 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第18-19页
        3.2.2 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第19页
        3.2.3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第19-20页
    3.3 施测过程第20页
    3.4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第20-21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1-30页
    4.1 中学生疏离感发展的一般特点第21-23页
        4.1.1 中学生疏离感发展的一般特点第21页
        4.1.2 中学生疏离感发展的个体差异分析第21-23页
    4.2 家庭功能、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疏离感的关系第23-26页
    4.3 中学生疏离感、家庭功能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回归分析第26-30页
        4.3.1 中学生家庭功能对疏离感的回归分析第26-28页
        4.3.2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疏离感的回归分析第28-30页
5 讨论第30-34页
    5.1 中学生疏离感的现状研究第30-31页
    5.2 中学生疏离感的个体差异分析第31-32页
    5.3 中学生家庭功能、家庭教养方式与疏离感各维度的分析第32-34页
        5.3.1 中学生家庭功能与疏离感的分析第32-33页
        5.3.2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疏离感的分析第33-34页
6 结论第34-35页
7 本研究的不足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附录第38-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程整合中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