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人腿部保护的轿车前端结构的仿真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行人保护法规及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1.3.1 行人保护法规 | 第15-16页 |
1.3.2 行人保护的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 汽车前端结构的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碰撞研究的有限元理论基础 | 第20-30页 |
2.1 显式非线性有限元方程 | 第20-26页 |
2.1.1 显式非线性有限元方程的基础解法 | 第20-22页 |
2.1.2 物体变形运动和动力分析方程 | 第22-23页 |
2.1.3 非线性有限元的控制方程 | 第23-25页 |
2.1.4 非线性有限元的边界条件 | 第25-26页 |
2.2 显性非线性方程中的空间和运动时间离散 | 第26-28页 |
2.2.1 空间离散 | 第26-27页 |
2.2.2 时间离散 | 第27-28页 |
2.3 接触-碰撞算法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行人腿部有限元建模与有效性验证 | 第30-42页 |
3.1 行人腿部损伤机理分析 | 第30-34页 |
3.1.1 行人小腿及膝关节的损伤机理 | 第30-32页 |
3.1.2 行人大腿的损伤机理 | 第32-33页 |
3.1.3 行人腿部损伤的评价标准 | 第33-34页 |
3.2 行人腿部模型的建立 | 第34-36页 |
3.2.1 行人腿部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3.2.2 行人腿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5-36页 |
3.3 行人腿部模型的有限性验证 | 第36-41页 |
3.3.1 行人腿部有限元模型的材料属性 | 第36页 |
3.3.2 行人腿部冲击器有限元模型的相关指标 | 第36-37页 |
3.3.3 静态弯曲试验 | 第37-38页 |
3.3.4 静态剪切试验 | 第38-39页 |
3.3.5 动态碰撞仿真试验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轿车前端结构碰撞仿真与参数分析 | 第42-59页 |
4.1 轿车前端结构的基本组成 | 第42页 |
4.2 碰撞系统中轿车模型的建立 | 第42-45页 |
4.2.1 轿车有限元模型 | 第43页 |
4.2.2 轿车前端简化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43-44页 |
4.2.3 轿车前端结构简化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 第44-45页 |
4.3 前端结构中各部件的模型设计分析 | 第45-52页 |
4.3.1 前端结构的造型设计 | 第45-47页 |
4.3.2 轿车前保险杠的横梁及前纵梁的结构模型 | 第47-48页 |
4.3.3 轿车前保险杠的简化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第48-52页 |
4.4 基于前端简易模型的碰撞仿真分析 | 第52-58页 |
4.4.1 不同撞击点的碰撞变形分析 | 第52-55页 |
4.4.2 行人大腿与发动机罩前缘的碰撞仿真分析 | 第55-57页 |
4.4.3 轿车前端车体参数对大腿损伤影响的分析 | 第57-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基于行人腿部保护的轿车前端结构优化 | 第59-75页 |
5.1 前端结构中吸能块的优化设计 | 第59-63页 |
5.1.1 吸能块的参数分析 | 第59-61页 |
5.1.2 吸能块的结构优化 | 第61-63页 |
5.2 保险杠下部缓冲结构优化 | 第63-65页 |
5.2.1 保险杠缓冲结构性能分析 | 第63-64页 |
5.2.2 保险杠缓冲结构优化 | 第64-65页 |
5.3 吸能盒的优化设计 | 第65-70页 |
5.3.1 吸能盒性能分析 | 第66-67页 |
5.3.2 吸能盒结构优化 | 第67-70页 |
5.4 发动机罩前缘的优化设计 | 第70-74页 |
5.4.1 发动机罩前缘分析 | 第70-72页 |
5.4.2 发动机罩前缘优化 | 第72-7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