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2页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的来源 | 第7页 |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1.3.1 研究思路、方法 | 第10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1-12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2-27页 |
2.1 地质概况 | 第12-21页 |
2.1.1 地层层序划分 | 第12-14页 |
2.1.2 构造特征 | 第14-19页 |
2.1.3 沉积体系及平面展布特征 | 第19-21页 |
2.2 潜山石油地质特征 | 第21-27页 |
2.2.1 烃源岩特征 | 第21-24页 |
2.2.2 储层特征 | 第24-26页 |
2.2.3 储盖组合 | 第26-27页 |
第3章 典型油气藏石油地质特征分析-以牛东潜山油气藏为例 | 第27-41页 |
3.1 牛东潜山油气藏储集条件 | 第27-29页 |
3.2 深层潜山油气特征和成因 | 第29-31页 |
3.3 深层超高温潜山的油气成藏过程 | 第31-41页 |
3.3.1 深层潜山的烃源灶 | 第31-36页 |
3.3.2 深层潜山的动态成藏过程和油气聚集效率 | 第36-41页 |
第4章 潜山成藏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41-56页 |
4.1 埋藏史、生烃史、热史和成熟史模拟及讨论 | 第41-46页 |
4.2 温压场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4.3 油气生烃强度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49-54页 |
4.4 油气运移趋势模拟结果 | 第54-56页 |
第5章 油气有利勘探方向预测 | 第56-63页 |
5.1 有利区带优选及勘探潜力分析 | 第56-58页 |
5.1.1 近油源 | 第56页 |
5.1.2 储层条件好 | 第56-57页 |
5.1.3 有效圈闭 | 第57-58页 |
5.2 有利目标优选评价 | 第58-63页 |
5.2.1 文14潜山圈闭 | 第58-60页 |
5.2.2 文安1潜山圈闭 | 第60-61页 |
5.2.3 文古3北寒武系潜山内幕圈闭 | 第61-6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