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航摄的边坡表面位移检测及安全评价系统开发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无人机航摄技术 | 第11-12页 |
1.2.2 计算机视觉三维重建 | 第12页 |
1.2.3 基于图像的位移计算 | 第12-13页 |
1.2.4 边坡安全评价 | 第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第2章 无人机航摄与计算机视觉基础理论 | 第15-23页 |
2.1 常用坐标系 | 第15-17页 |
2.1.1 数字图像坐标系 | 第15页 |
2.1.2 像平面坐标系 | 第15-16页 |
2.1.3 摄像机坐标系 | 第16页 |
2.1.4 世界坐标系 | 第16-17页 |
2.2 相机成像模型与坐标转换 | 第17-20页 |
2.2.1 小孔成像模型 | 第17-18页 |
2.2.2 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 | 第18-20页 |
2.3 立体视觉 | 第20-22页 |
2.3.1 对极几何 | 第20-21页 |
2.3.2 本征矩阵与基础矩阵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基于SFM的三维重构方法 | 第23-43页 |
3.1 三维重构方法选择 | 第23-25页 |
3.2 SFM三维重构的整体流程 | 第25-26页 |
3.3 数据预处理 | 第26-30页 |
3.3.1 相机内部参数标定 | 第26-29页 |
3.3.2 图像预处理 | 第29-30页 |
3.4 特征点匹配 | 第30-38页 |
3.4.1 特征检测算子对比 | 第30-31页 |
3.4.2 SIFT特征点提取 | 第31-35页 |
3.4.3 特征点描述及匹配 | 第35-36页 |
3.4.4 匹配误差剔除 | 第36-38页 |
3.5 稀疏重构 | 第38-41页 |
3.5.1 稀疏重构流程 | 第38页 |
3.5.2 两幅图像稀疏重构 | 第38-40页 |
3.5.3 多副图像稀疏重构 | 第40-41页 |
3.6 密集重构 | 第41-4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边坡位移计算及安全评价方法 | 第43-57页 |
4.1 点云预处理 | 第43-46页 |
4.1.1 相似变换 | 第43-44页 |
4.1.2 三角剖分 | 第44-46页 |
4.2 边坡位移计算 | 第46-52页 |
4.2.1 基于检测点的位移计算 | 第46-49页 |
4.2.2 基于网格节点的位移计算 | 第49-51页 |
4.2.3 误差来源分析 | 第51-52页 |
4.3 边坡安全评价 | 第52-56页 |
4.3.1 边坡变形演化的三阶段规律 | 第52-53页 |
4.3.2 边坡变形阶段判断 | 第53-55页 |
4.3.3 边坡稳定性判断 | 第55-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系统开发 | 第57-69页 |
5.1 系统硬件依托 | 第57-59页 |
5.2 系统应用流程及数据存储方案 | 第59-61页 |
5.2.1 系统应用流程 | 第59-60页 |
5.2.2 数据存储方案 | 第60页 |
5.2.3 系统开发工具 | 第60-61页 |
5.3 系统功能介绍 | 第61-68页 |
5.3.1 项目数据管理 | 第61-63页 |
5.3.2 SFM三维重构 | 第63-64页 |
5.3.3 数据分析模块 | 第64-65页 |
5.3.4 可视化模块 | 第65-66页 |
5.3.5 边坡安全评价 | 第66-67页 |
5.3.6 成果整合 | 第67-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总结 | 第69页 |
6.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说明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