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东汉赋用典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6页
    第一节 选题意义第8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第8-12页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2-16页
        一、东汉赋的历史分期第12-14页
        二、东汉赋的分类第14页
        三、用典、典故概念的界定第14-16页
第一章 东汉赋用典的综合考察第16-38页
    第一节 东汉赋用典概况第16-19页
    第二节 用典方式分析第19-31页
        一、苑猎都邑赋的用典方式第19-22页
        二、抒情言志赋的用典方式第22-28页
        三、咏物赋用典方式第28-30页
        四、咏人赋用典方式第30页
        五、出征赋用典方式第30-31页
    第三节 用典原因分析第31-38页
        一、赋家用典的政治背景:以经治国第31-33页
        二、从汉赋创作角度分析用典原因第33-38页
第二章 东汉赋用典艺术内涵的个案研究第38-60页
    第一节 以班固为例的东汉前期赋用典第38-43页
        一、《两都赋》用典:美颂传统与崇实之风影响下的用典策略第38-40页
        二、两篇抒情言志赋用典:对儒家理想与现实困境的自我表述第40-43页
    第二节 以张衡为例的东汉中期赋用典第43-50页
        一、《二京赋》用典:讽谕原则的成功实践第44-46页
        二、抒情言志赋用典:儒道互补的玄儒风范第46-50页
    第三节 以蔡邕、王粲为例的东汉后期赋用典第50-60页
        一、蔡邕抒情言志赋用典:末世情绪的表达第51-54页
        二、以王粲为代表的建安赋用典:个体抒情的显现与儒家精神的回归第54-60页
第三章 东汉赋用典的效果及其意义第60-68页
    第一节 华实布濩:用典的直接效果第60-63页
    第二节 因书立功:用典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功效第63-65页
    第三节 用典意义第65-68页
结语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附录第72-138页
致谢第138-14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难题求婚”母题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宋代乐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