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5页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2-15页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5-17页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页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5-1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7-28页 |
2.1 企业成长性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2.1.1 国外学者关于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 | 第17-19页 |
2.1.2 国内学者关于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 | 第19-20页 |
2.2 关于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2.2.1 国外关于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0-21页 |
2.2.2 国内关于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1-23页 |
2.3 关于企业成长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2.3.1 单一因素指标成长性评价方法 | 第23页 |
2.3.2 多因素指标成长性评价方法 | 第23-25页 |
2.4 文献评述 | 第25-28页 |
2.4.1 关于企业成长性理论的评述 | 第25页 |
2.4.2 关于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的评述 | 第25-26页 |
2.4.3 关于企业成长性评价方法的评述 | 第26-28页 |
第3章 我国新三板市场及其挂牌企业现状描述 | 第28-38页 |
3.1 我国新三板市场发展现状 | 第28-30页 |
3.1.1 我国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历程 | 第28-29页 |
3.1.2 新三板市场的规模 | 第29页 |
3.1.3 新三板市场的运作规则 | 第29-30页 |
3.2 新三板挂牌企业现状 | 第30-38页 |
3.2.1 新三板挂牌企业市场结构 | 第30-34页 |
3.2.2 新三板挂牌企业分层结构 | 第34-35页 |
3.2.3 新三板挂牌企业存在问题 | 第35-38页 |
第4章 新三板挂牌企业成长性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8-46页 |
4.1 新三板挂牌企业成长性衡量指标的选取 | 第38页 |
4.2 新三板挂牌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 | 第38-43页 |
4.2.1 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38-39页 |
4.2.2 影响因素指标的确立 | 第39-43页 |
4.3 新三板挂牌企业成长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43-46页 |
第5章 实证研究 | 第46-75页 |
5.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46-47页 |
5.2 因子分析 | 第47-59页 |
5.2.1 成长性衡量指标(因变量)因子分析过程 | 第48-52页 |
5.2.2 内部微观成长性影响因素(自变量)因子分析过程 | 第52-59页 |
5.3 因子分析结果评价 | 第59-63页 |
5.3.1 从行业角度来看 | 第59-61页 |
5.3.2 从区域角度来看 | 第61-63页 |
5.4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 第63-68页 |
5.4.1 行业面板数据分析 | 第64-66页 |
5.4.2 地域面板数据分析 | 第66-68页 |
5.5 实证结论 | 第68-72页 |
5.5.1 行业层面上 | 第68-70页 |
5.5.2 地域层面上 | 第70-72页 |
5.6 实证研究小结 | 第72-75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75-79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75-76页 |
6.1.1 新三板挂牌企业在行业与地域上分布不均衡 | 第75-76页 |
6.1.2 外部宏观因素影响作用不明显 | 第76页 |
6.1.3 新三板挂牌企业成长性主要源于盈利及经营能力 | 第76页 |
6.1.4 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创新能力无法提升其成长性 | 第76页 |
6.2 相关建议 | 第76-79页 |
6.2.1 宏观政策层面 | 第77页 |
6.2.2 新三板挂牌企业层面 | 第77-78页 |
6.2.3 投资者层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附录 | 第82-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