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2.1.1 并购重组概念 | 第14-15页 |
2.1.2 并购重组效用理论 | 第15-18页 |
2.1.3 并购重组风险理论 | 第18-20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20-26页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1-22页 |
2.2.2 国内文献研究 | 第22-26页 |
3 我国并购重组中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应用现状 | 第26-44页 |
3.1 盈利预测补偿协议产生原因 | 第26-28页 |
3.2 盈利预测补偿协议适用范围 | 第28-31页 |
3.2.1 市场化并购重组 | 第28-29页 |
3.2.2 大股东注入资产 | 第29-30页 |
3.2.3 借壳上市 | 第30-31页 |
3.3 盈利预测补偿协议考核指标设置 | 第31-32页 |
3.3.1 考核指标的选择 | 第31-32页 |
3.3.2 考核指标的期限设置 | 第32页 |
3.3.3 预测指标考核节点 | 第32页 |
3.4 盈利预测补偿协议补偿义务人范围及补偿方式 | 第32-34页 |
3.4.1 补偿义务人范围 | 第32-33页 |
3.4.2 补偿方式 | 第33-34页 |
3.5 盈利预测补偿协议使用及完成情况 | 第34-37页 |
3.6 阻碍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完成的原因及补偿义务人应对措施 | 第37-40页 |
3.6.1 盈利预测补偿协议未完成原因 | 第37-38页 |
3.6.2 补偿义务人应对措施 | 第38-40页 |
3.7 盈利预测补偿协议的优势 | 第40-41页 |
3.7.1 帮助上市公司选择优秀并购对象 | 第40页 |
3.7.2 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增加上市公司安全边际 | 第40-41页 |
3.8 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存在的问题 | 第41-44页 |
3.8.1 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助推并购溢价 | 第41页 |
3.8.2 盈利预测补偿协议诱发企业盈余管理 | 第41-42页 |
3.8.3 阻碍并购交易,忽视标的企业长期发展 | 第42-44页 |
4 我国并购重组中盈利预测补偿协议运用的案例分析:神州高铁与中水渔业 | 第44-62页 |
4.1 盈利预测补偿协议运用效果研究方法 | 第44-46页 |
4.1.1 会计研究法 | 第44页 |
4.1.2 事件研究法 | 第44-45页 |
4.1.3 案例研究内容 | 第45-46页 |
4.2 神州高铁运用盈利预测补偿协议研究 | 第46-55页 |
4.2.1 交易方案 | 第46-47页 |
4.2.2 盈利预测补偿条款分析 | 第47-49页 |
4.2.3 业绩承诺完成情况公告时上市公司效益 | 第49-54页 |
4.2.4 财务对比分析 | 第54-55页 |
4.3 中水渔业运用盈利预测补偿协议研究 | 第55-62页 |
4.3.1 交易方案 | 第55-56页 |
4.3.2 盈利预测补偿条款分析 | 第56-57页 |
4.3.3 业绩承诺完成情况公告时上市公司效益 | 第57-60页 |
4.3.4 财务对比分析 | 第60-62页 |
5 关于盈利预测补偿协议的研究结论与优化建议 | 第62-70页 |
5.1 盈利预测补偿协议的研究结论 | 第62-63页 |
5.2 盈利预测补偿协议的优化建议 | 第63-69页 |
5.2.1 优化上市公司盈利预测补偿协议条款设置的建议 | 第63-66页 |
5.2.2 优化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制度的建议 | 第66-69页 |
5.3 论文的不足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