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兴马潜山带南部中生界储层预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前言第8-10页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8-9页
    0.3 研究内容第9-10页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0-14页
    1.1 区域构造背景第10-11页
    1.2 地层特征第11-14页
        1.2.1 太古宇第11-12页
        1.2.2 中生界第12-13页
        1.2.3 新生界第13-14页
第二章 地层层序划分与地层对比第14-39页
    2.1 地层划分原则第14-20页
    2.2 地层划分方法第20-32页
        2.2.1 岩性地层划分法第20-27页
        2.2.2 元素分析法第27-32页
    2.3 地层对比结果第32-35页
    2.4 地层平面分布特征第35-39页
第三章 储层特征第39-52页
    3.1 构造对储层的影响作用第39-43页
        3.1.1 兴马潜山带逆断层分析第40页
        3.1.2 台安—大洼断裂带上盘逆断层分布特点第40-43页
    3.2 储层岩石类型及特征第43-44页
    3.3 储层类型及特征第44-48页
        3.3.1 储集空间类型第44-45页
        3.3.2 储层孔隙特征第45-46页
        3.3.3 储层裂缝特征第46-48页
    3.4 储层特征评价第48-52页
        3.4.1 岩心分析物性特征第48页
        3.4.2 含油性特征第48-49页
        3.4.3 储层四性评价第49-52页
第四章 储层反演预测第52-74页
    4.1 储层反演的基本原理第52页
    4.2 储层空间构造解释特点第52-62页
        4.2.1 地震反射层标定第52-60页
        4.2.2 构造解释采用的技术及方法第60-61页
        4.2.3 时深转换与构造成图第61-62页
    4.3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第62-65页
        4.3.1 构造形态特征第62-63页
        4.3.2 断裂系统分析第63-65页
    4.4 反演方法与流程第65-70页
        4.4.1 反演方法筛选第65页
        4.4.2 反演实施流程第65-70页
    4.5 反演及预测结果第70-74页
结论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巴音都兰凹陷北洼槽阿尔善组与腾格尔组沉积体系研究
下一篇:马南地区地震精细解释及井位调整部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