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巴音都兰凹陷北洼槽阿尔善组与腾格尔组沉积体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前言第8-13页
    0.1 选题的背景和目的第8-9页
    0.2 研究现状第9-11页
    0.3 研究内容第11页
    0.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1-13页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3-16页
    1.1 研究区位置及区域构造背景第13-14页
    1.2 沉积背景及物源分析第14-16页
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第16-20页
    2.1 地层划分第16-18页
    2.2 地层对比第18-19页
    2.3 地层特征第19-20页
第三章 沉积体系研究第20-38页
    3.1 沉积相识别标志第20-22页
        3.1.1 岩性标志第20-21页
        3.1.2 沉积构造标志第21-22页
    3.2 地震-测井相特征第22-26页
        3.2.1 发育四种标准测井相第22-23页
        3.2.2 发育五种典型测井相组合第23-26页
    3.3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第26-31页
        3.3.1 近岸水下扇相第27-28页
        3.3.2 扇三角洲相第28-31页
        3.3.3 湖泊相第31页
    3.4 单井相分析第31-34页
    3.5 沉积相时空展布特征第34-38页
第四章 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第38-50页
    4.1 不同相带不同层段储层岩石学特征第38-42页
        4.1.1 阿四段Ⅱ砂组储层岩石学特征第38-39页
        4.1.2 阿四段Ⅰ砂组储层岩石学特征第39-40页
        4.1.3 腾一段储层岩石学特征第40-42页
    4.2 不同砂体的储集空间及储集性能第42-47页
        4.2.1 储层的储集空间第42-43页
        4.2.2 碎屑岩储层的储集性能第43-47页
    4.3 储层主控因素分析第47-50页
第五章 有利储集相带预测第50-54页
    5.1 储层物性平面分布特征第50-52页
    5.2 有利储集相带分析第52-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龙虎泡油田金27复杂断块构造解释方法研究
下一篇: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兴马潜山带南部中生界储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