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道德教育论文

1956至1966年中国共产党道德模范教育的历史经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绪论第9-15页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1.选题缘由第9-10页
        2.研究意义第10页
    (二)相关概念界定第10-12页
        1.道德模范教育第10-11页
        2.中国共产党道德模范教育第11页
        3.1956 至1966年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第11-12页
    (三)本课题研究现状综述第12-14页
        1.关于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研究第12-13页
        2.关于十年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道德模范教育研究第13-14页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4-15页
        1.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页
        2.主要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二、1956 至1966年党的道德模范教育的背景、内容及特点第15-27页
    (一)中国共产党道德模范教育的背景第15-19页
        1.党的道德模范教育的理论基础第15-17页
        2.十年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国情、世情第17-18页
        3.党的道德模范教育的历史传承第18-19页
    (二)中国共产党道德模范教育的主要内容第19-24页
        1.爱国敬业第19-20页
        2.无私奉献第20-21页
        3.艰苦奋斗第21-23页
        4.奋发图强第23-24页
    (三)中国共产党道德模范教育的特点第24-27页
        1.道德模范教育的典型源于基层,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第24页
        2.道德模范教育的规模空前,在各行各业广泛开展第24-25页
        3.道德模范教育的内容与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相统一第25-26页
        4.党政联手强力推进道德模范教育第26-27页
三、1956 至1966年党的道德模范教育的历史作用第27-29页
    (一)推进了党风建设,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第27页
    (二)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第27-28页
    (三)道德模范教育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第28-29页
四、1956 至1966年党的道德模范教育的历史经验第29-33页
    (一)中国共产党道德模范教育的经验总结第29-32页
        1.重视和发挥党的统领作用第29-30页
        2.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为重要路径第30页
        3.道德模范教育的典型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感召力第30-31页
        4.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第31-32页
    (二)中国共产党道德模范教育的教训分析第32-33页
        1.要始终坚持党的正确思想的指导第32页
        2.要防止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第32-33页
        3.要坚持实事求是根本原则第33页
五、1956 至1966年党的道德模范教育的当代价值第33-37页
    (一)道德模范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第33-34页
    (二)道德模范教育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34-37页
        1.道德模范教育的典型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35页
        2.道德模范教育活动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第35-36页
        3.道德模范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第36-37页
结束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致谢第41-42页
作者简介第42页
在校期间参与科研项目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数据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传播研究--基于河南部分地区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