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传播研究--基于河南部分地区的调研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6页
    一、研究意义第10-12页
    二、研究状况第12-14页
    三、研究方法第14页
        (一)文献分析法第14页
        (二)调查研究法第14页
        (三)量化研究法第14页
    四、创新之处第14-15页
    五、相关概念界定第15-16页
        (一)核心价值观第15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5-16页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传播现状第16-22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传播要素及其表现第16-19页
        (一)传播主体第16-17页
        (二)传播客体第17-18页
        (三)传播内容第18-19页
        (四)传播方式第19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传播效果第19-22页
        (一)农民的感性认知层面第19-20页
        (二)农民的理性认同层面第20-21页
        (三)农民的行为践行层面第21-22页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2-28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22-24页
        (一)传播主体发挥作用不强第22页
        (二)传播客体认同感不足第22-23页
        (三)传播内容空洞抽象第23页
        (四)传播方式单一第23-24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4-28页
        (一)传播主体的工作力度不够第24-25页
        (二)传播客体接受程度较低第25页
        (三)传播内容设计不科学第25-26页
        (四)传播媒介匮乏第26-28页
第三章 建构科学高效的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体系第28-34页
    一、建立多主体的传播格局第28-30页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力度第28-29页
        (二)提升农村精英的传播力量第29-30页
    二、重视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第30-31页
        (一)开展民主法制教育 增强农民参与程度第30页
        (二)开展科学文化教育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第30-31页
    三、科学设计传播内容第31-32页
        (一)注重传播理论通俗易懂第31页
        (二)丰富传播内容第31-32页
    四、建设多样化的传播载体第32-34页
        (一)利用传统媒介的农村传播优势第32-33页
        (二)重视新型媒介的农村传播特点第33-34页
结语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附录第38-46页
致谢第46-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956至1966年中国共产党道德模范教育的历史经验研究
下一篇:精神养老服务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以南京市古雄社区老年人的个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