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 1.2 传感器故障分类 | 第15-17页 |
| 1.3 传感器故障诊断与修复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7-20页 |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基于冗余特性的六维加速度传感器故障诊断与修复 | 第22-42页 |
| 2.1 引言 | 第22页 |
| 2.2 故障诊断对象及其解耦算法 | 第22-28页 |
| 2.2.1 并联式六维加速度传感器的解耦算法 | 第22-25页 |
| 2.2.2 并联式六维加速度传感器的故障自诊断模型 | 第25-28页 |
| 2.3 基于结构改进的故障诊断及修复 | 第28-38页 |
| 2.3.1 改进的并联式六维加速度传感器 | 第28-31页 |
| 2.3.2 改进的并联式六维加速度传感器可修复故障工况 | 第31-32页 |
| 2.3.3 基于FTA的单方程不成立故障工况的诊断 | 第32-33页 |
| 2.3.4 基于FTA的双方程不成立故障工况的诊断 | 第33-34页 |
| 2.3.5 基于FTA的多方程不成立故障工况的诊断 | 第34-38页 |
| 2.4 算例验证 | 第38-41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三章 基于陀螺仪的六维加速度传感器故障诊断与修复 | 第42-61页 |
| 3.1 引言 | 第42页 |
| 3.2 故障诊断系统与修复模型建立 | 第42-49页 |
| 3.2.1 基于陀螺仪的加速度传感器解耦算法 | 第42-43页 |
| 3.2.2 基于陀螺仪的故障诊断模型 | 第43-46页 |
| 3.2.3 基于陀螺仪的故障修复模型 | 第46-48页 |
| 3.2.4 可修复故障工况的介绍 | 第48-49页 |
| 3.3 基于陀螺仪的故障诊断及修复 | 第49-58页 |
| 3.3.1 基于陀螺仪的全方程成立故障工况的诊断 | 第50-51页 |
| 3.3.2 基于陀螺仪的单方程不成立故障工况的诊断 | 第51-53页 |
| 3.3.3 基于陀螺仪的双方程不成立故障工况的诊断 | 第53-55页 |
| 3.3.4 基于陀螺仪的全方程不成立故障工况的诊断 | 第55-58页 |
| 3.4 算例验证 | 第58-60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四章 六维加速度传感器两种解耦算法的对比研究 | 第61-81页 |
| 4.1 引言 | 第61页 |
| 4.2 六维加速度传感器两种解耦算法的误差分析 | 第61-74页 |
| 4.2.1 误差源分析 | 第61-62页 |
| 4.2.2 两种解耦算法关于第一类误差源的误差方程 | 第62-66页 |
| 4.2.3 两种解耦算法关于第二类误差源的误差方程 | 第66-69页 |
| 4.2.4 两种解耦算法关于第三类误差源的误差方程 | 第69-71页 |
| 4.2.5 两种解耦算法关于全部误差源的误差方程 | 第71-74页 |
| 4.3 六维加速度传感器两种解耦算法的对比分析 | 第74-80页 |
| 4.3.1 两种解耦算法的精度及效率对比分析 | 第74-75页 |
| 4.3.2 两种解耦算法的稳定性对比分析 | 第75-8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五章 六维加速度传感器故障诊断与修复的试验研究 | 第81-94页 |
| 5.1 引言 | 第81页 |
| 5.2 基于冗余特性的六维加速度传感器的故障诊断与修复实验 | 第81-87页 |
| 5.2.1 基于冗余特性的六维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与加工 | 第81-82页 |
| 5.2.2 故障诊断与修复试验 | 第82-87页 |
| 5.3 基于陀螺仪的六维加速度传感器故障诊断与修复试验 | 第87-93页 |
| 5.3.1 陀螺仪与惯导设备 | 第87-88页 |
| 5.3.2 故障诊断与修复试验 | 第88-93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4-96页 |
|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94-95页 |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95-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
| 致谢 | 第101-102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2-103页 |
| 附录A 传感器可诊断工况汇总表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