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锂离子电池组双介质耦合散热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电动汽车发展概述 | 第10-12页 |
1.1.1 内燃机汽车面临的挑战 | 第10页 |
1.1.2 电动汽车发展的优点 | 第10-11页 |
1.1.3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2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1.2.1 电动汽车主要储能装置分类 | 第12页 |
1.2.2 动力锂离子电池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1.3 锂离子电池散热问题研究 | 第13-16页 |
1.3.1 锂离子电池散热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第13-14页 |
1.3.2 锂离子电池散热问题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3 锂离子电池散热问题市场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16-18页 |
1.4.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6页 |
1.4.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6页 |
1.4.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锂离子电池热特性理论研究 | 第18-24页 |
2.1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2.1.1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 第18页 |
2.1.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2.2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参数 | 第19-20页 |
2.3 锂离子电池生热机理 | 第20-21页 |
2.4 锂离子电池传热特性 | 第21-22页 |
2.4.1 热传导 | 第21-22页 |
2.4.2 热对流 | 第22页 |
2.4.3 热辐射 | 第22页 |
2.5 计算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 第22-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锂离子电池传热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24-33页 |
3.1 锂离子电池热效应模型 | 第24页 |
3.2 锂离子电池仿真参数的确定理论 | 第24-26页 |
3.3 锂离子电池仿真参数的具体确定 | 第26-28页 |
3.3.1 单体电池三维模型 | 第26-27页 |
3.3.2 单体电池CFD网格模型 | 第27-28页 |
3.4 仿真热源的建立 | 第28-29页 |
3.5 锂离子单体电池温度场仿真分析 | 第29-32页 |
3.5.1 仿真参数设置 | 第29-30页 |
3.5.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0-32页 |
3.5.3 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 第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电池组单介质散热仿真分析 | 第33-56页 |
4.1 电池组温度场仿真模型建立 | 第33-34页 |
4.1.1 电池组三维模型 | 第33-34页 |
4.1.2 电池组网格划分 | 第34页 |
4.2 电池组温度场仿真分析 | 第34-37页 |
4.2.1 仿真参数设置 | 第34-35页 |
4.2.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4.3 电池组空气散热仿真分析 | 第37-42页 |
4.3.1 空气散热模型 | 第37-38页 |
4.3.2 仿真参数设置 | 第38页 |
4.3.3 不同倍率放电下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4.3.4 不同散热条件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4.4 电池组液体散热仿真分析 | 第42-48页 |
4.4.1 液体散热模型设计 | 第43页 |
4.4.2 仿真参数设置 | 第43-44页 |
4.4.3 不同倍率放电下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4.4.4 不同散热条件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4.5 电池组相变材料散热仿真分析 | 第48-54页 |
4.5.1 相变材料散热模型设计 | 第49页 |
4.5.2 仿真参数设置 | 第49页 |
4.5.3 不同放电倍率下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4.5.4 不同相变材料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4.6 三种单冷却介质散热效果对比 | 第54-5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电池组双介质耦合散热设计与仿真分析 | 第56-71页 |
5.1 电池组液固耦合散热仿真分析 | 第56-60页 |
5.1.1 散热模型设计 | 第56-57页 |
5.1.2 仿真参数设置 | 第57页 |
5.1.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7-60页 |
5.2 电池组气固耦合散热仿真分析 | 第60-65页 |
5.2.1 冷却模型设计 | 第60-61页 |
5.2.2 仿真参数设置 | 第61页 |
5.2.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1-65页 |
5.3 电池组气液耦合散热仿真分析 | 第65-69页 |
5.3.1 冷却模型设计 | 第65页 |
5.3.2 仿真参数设置 | 第65-66页 |
5.3.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6-69页 |
5.4 双介质耦合散热方式效果对比 | 第69-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