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2章 基本界定与理论分析 | 第20-24页 |
2.1 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界定 | 第20页 |
2.2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 | 第20-21页 |
2.2.1 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 | 第20-21页 |
2.2.2 基于高等教育改革的定位 | 第21页 |
2.3 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3.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1-22页 |
2.3.2 三螺旋理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唐山市经济转型及高等职业发展教育现状及问题 | 第24-40页 |
3.1 唐山市经济发展转型 | 第24-28页 |
3.1.1 唐山市经济发展整体趋势 | 第24-25页 |
3.1.2 唐山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 第25-26页 |
3.1.3 经济发展转型中的人才需求变化 | 第26-28页 |
3.2 唐山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 第28-34页 |
3.2.1 唐山市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简介 | 第28-31页 |
3.2.2 唐山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 第31-34页 |
3.3 唐山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40页 |
3.3.1 与经济发展不适应 | 第34-35页 |
3.3.2 运行机制不合理 | 第35-36页 |
3.3.3 教育体系不完善 | 第36-37页 |
3.3.4 专业设置不合理 | 第37页 |
3.3.5 教师队伍建设落后 | 第37-38页 |
3.3.6 校企合作广度和深度不足 | 第38-40页 |
第4章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第40-45页 |
4.1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 第40-43页 |
4.1.1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 第40-41页 |
4.1.2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 第41-42页 |
4.1.3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 第42-43页 |
4.2 对唐山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 第43-45页 |
4.2.1 加强市场力量参与 | 第43页 |
4.2.2 加强不同教育层次的衔接 | 第43-44页 |
4.2.3 加强校企合作深度 | 第44-45页 |
第5章 唐山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建议 | 第45-50页 |
5.1 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 | 第45-46页 |
5.1.1 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层次 | 第45页 |
5.1.2 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适应性 | 第45-46页 |
5.2 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运行机制 | 第46页 |
5.2.1 强化市场力量 | 第46页 |
5.2.2 完善政策供给 | 第46页 |
5.3 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教育体系 | 第46-47页 |
5.3.1 促进纵向衔接 | 第46-47页 |
5.3.2 促进横向沟通 | 第47页 |
5.4 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 | 第47页 |
5.4.1 专业设置动态调整 | 第47页 |
5.4.2 培养专业设置特色 | 第47页 |
5.5 优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 第47-48页 |
5.5.1 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 第47-48页 |
5.5.2 加强教师队伍考核机制 | 第48页 |
5.6 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广度和深度 | 第48-50页 |
5.6.1 加强校企合作深度 | 第48-49页 |
5.6.2 扩大校企合作广度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