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研究背景 | 第7页 |
2、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8-9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3、对研究综述的简要评价 | 第10-11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1、研究内容 | 第11页 |
2、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2-13页 |
1、创新之处 | 第12页 |
2、存在的不足 | 第12-13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3-23页 |
(一)服务型政府 | 第13-16页 |
1、服务型政府的概念 | 第13页 |
2、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 第13-15页 |
3、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指向 | 第15-16页 |
(二)地方政府公信力 | 第16-19页 |
1、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及特征 | 第16-17页 |
2、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及评价标准 | 第17-19页 |
(三)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之间的内在关系 | 第19-21页 |
1、服务型政府建设对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出了客观要求 | 第19-20页 |
2、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 第20-21页 |
(四)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1、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1页 |
2、治理现代化理论 | 第21-22页 |
3、责任政府理论 | 第22-23页 |
二、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现状 | 第23-31页 |
(一)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中取得的主要成就 | 第23-26页 |
1、地方政府的整体形象逐渐提高 | 第24页 |
2、提供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稳步提升 | 第24-25页 |
3、法治化水平逐渐提升 | 第25页 |
4、信息公开化程度不断加强 | 第25页 |
5、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不断深化 | 第25-26页 |
(二)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1、行政理念转变相对滞后 | 第26-27页 |
2、公共服务供给乏力 | 第27页 |
3、公共政策的失范 | 第27-28页 |
4、政治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 第28页 |
5、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相对不足 | 第28-29页 |
6、公众政治参与的两极化 | 第29-31页 |
三、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1-39页 |
(一)行政理念因素 | 第31-32页 |
1、行政理念重绩效价值轻伦理价值 | 第31页 |
2、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 第31-32页 |
(二)政府自身因素 | 第32-34页 |
1、政府有限能力与政府无限职能的冲突 | 第32页 |
2、公共政策制定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 | 第32-33页 |
3、行政执法水平不高 | 第33-34页 |
(三)制度供给因素 | 第34-35页 |
1、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健全 | 第34-35页 |
2、信息公开制度难以落实 | 第35页 |
(四)行政监督因素 | 第35-37页 |
1、行政监督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35-36页 |
2、监督主体整体合力发挥不足 | 第36页 |
3、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 | 第36-37页 |
(五)公众舆论因素 | 第37-39页 |
1、公民社会的崛起及公民自身素质的局限 | 第37页 |
2、大众传媒的利益取向,公众受到各种信息干扰 | 第37-39页 |
四、服务型政府视阈下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对策建议 | 第39-48页 |
(一)行政理念方面 | 第39-40页 |
1、切实转变行政理念,强化服务意识 | 第39页 |
2、重视行政伦理价值的培育 | 第39-40页 |
(二)政府自身方面 | 第40-42页 |
1、明确职权范围,实现有限政府 | 第40-41页 |
2、加强执法过程的规范性,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 第41-42页 |
(三)制度供给方面 | 第42-44页 |
1、健全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 | 第42-43页 |
2、完善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机制,保障地方政府的公开透明 | 第43-44页 |
(四)行政监督方面 | 第44-46页 |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实现有法可依 | 第44-45页 |
2、完善内外部监督,实现监督主体的多元化 | 第45页 |
3、进一步落实行政问责制 | 第45-46页 |
(五)对公众舆论引导和规范方面 | 第46-48页 |
1、积极培育公众的政治素养及合理的社会期望 | 第46页 |
2、净化网络舆论环境,保障信息的可信度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注释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清单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