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3 简要述评 | 第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前提假设、数据来源 | 第17-23页 |
2.1 理论依据 | 第17-21页 |
2.1.1 边际孩子合理选择理论 | 第17-19页 |
2.1.2 生育率决定的供给——需求理论 | 第19-21页 |
2.1.3 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 第21页 |
2.2 数据来源 | 第21页 |
2.3 待检验前提 | 第21-23页 |
第3章 河北省女性就业现状分析 | 第23-32页 |
3.1 妇女就业途径 | 第23-25页 |
3.2 职业构成 | 第25-26页 |
3.3 在业妇女所在单位所有制性质构成 | 第26-27页 |
3.4 劳动收入状况 | 第27-29页 |
3.5 家庭与就业权衡 | 第29-32页 |
第4章 就业与育儿的定量分析与深度访谈分析 | 第32-42页 |
4.1 主要照料者 | 第32-33页 |
4.2 在照料子女方面的时间分配 | 第33-34页 |
4.3 生育对妇女劳动参与的影响 | 第34-36页 |
4.4 生育对女性家庭-工作平衡的影响 | 第36-38页 |
4.5“全面二孩”政策对不同育龄阶段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 | 第38-42页 |
第5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2-48页 |
5.1 结论 | 第42页 |
5.2 完善我国生育保障政策 | 第42-44页 |
5.2.1 扩大生育保障对象范围 | 第42-43页 |
5.2.2 加大生育保障力度 | 第43页 |
5.2.3 提高生育保障水平 | 第43-44页 |
5.3 促进性别平等:强调男性家庭责任、提高女性地位 | 第44-45页 |
5.3.1 设立父亲假,强调男性的家庭责任 | 第44页 |
5.3.2 设立父母假,并设置“父亲配额” | 第44-45页 |
5.4 发展职业女性与育儿专项服务 | 第45-46页 |
5.4.1 加大对儿童照顾的投入 | 第45-46页 |
5.4.2 加大对职业女性心理辅导投入 | 第46页 |
5.5 建立健全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46-47页 |
5.5.1 立法内容的完善 | 第46-47页 |
5.5.2 惩罚政策的制定 | 第47页 |
5.6 增加女性人力资本存量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