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营养卫生、食品卫生论文--营养学论文

高鱼油饮食对肝脏炎症、补体系统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2页
    1.1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第13-15页
        1.1.1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简介第13页
        1.1.2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第13-14页
        1.1.3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炎症第14页
        1.1.4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神经系统第14-15页
    1.2 补体系统第15-19页
        1.2.1 补体系统简介第15-16页
        1.2.2 补体系统与炎症反应第16-17页
        1.2.3 补体系统与肿瘤第17-18页
        1.2.4 补体系统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第18-19页
    1.3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方法、实验设计以及研究意义第19-22页
        1.3.1 研究目的第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3.3 实验设计第20页
        1.3.4 研究意义第20-22页
第二章 高鱼油小鼠模型的建立以及小鼠肝脏免疫功能的分析第22-36页
    2.1 实验材料第22-25页
        2.1.1 主要试剂第22-23页
        2.1.2 主要溶液的配置第23-24页
        2.1.3 实验动物及饲料第24页
        2.1.4 主要耗材与实验仪器第24-25页
    2.2 实验方法第25-29页
        2.2.1 高鱼油小鼠模型的建立第25页
        2.2.2 小鼠体重、脾重、肝重等大体指标的观察第25页
        2.2.3 荧光定量PCR第25-27页
        2.2.4 小鼠肝脏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提取第27页
        2.2.5 HE染色第27-28页
        2.2.6 细胞表面标志染色第28-29页
        2.2.7 统计学分析第29页
    2.3 实验结果第29-34页
        2.3.1 高鱼油小鼠模型的建立第29-31页
        2.3.2 高鱼油饮食促进小鼠肝脏内T细胞亚群的变化第31-32页
        2.3.3 高鱼油饮食促进小鼠肝脏内Gr-1+细胞亚群的变化第32-33页
        2.3.4 高鱼油饮食促进小鼠肝脏内炎症相关因子mRNA的表达量第33-34页
    2.4 实验讨论第34-36页
第三章 高鱼油饮食对小鼠体内补体水平的影响第36-48页
    3.1 实验材料第36-38页
        3.1.1 主要试剂第36-37页
        3.1.2 主要溶液的配置第37页
        3.1.3 实验动物及饲料第37页
        3.1.4 主要耗材和实验仪器第37-38页
    3.2 实验方法第38-41页
        3.2.1 小鼠脾细胞的制备第38页
        3.2.2 小鼠肠系膜淋巴结细胞的制备第38页
        3.2.3 小鼠血细胞的制备第38-39页
        3.2.4 小鼠肝脏单个核细胞的制备第39页
        3.2.5 ELISA法检测小鼠体内补体CH50、C3、膜攻击复合物(MAC)273.2.6 荧光定量PCR第39-41页
        3.2.7 梯度PCR第41页
        3.2.8 统计学分析第41页
    3.3 实验结果第41-46页
        3.3.1 高鱼油饮食提高总补体活性和膜攻击复合物水平第41-42页
        3.3.2 高鱼油饮食提高补体C3水平第42-43页
        3.3.3 高鱼油饮食后其他重要补体分子的水平变化第43-45页
        3.3.4 高鱼油饮食后补体受体的表达第45-46页
    3.4 实验讨论第46-48页
第四章 高鱼油饮食对小鼠肠道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第48-55页
    4.1 实验材料第48页
        4.1.1 实验样本第48页
        4.1.2 主要耗材和实验仪器第48页
    4.2 实验方法第48-50页
        4.2.1 方法流程第48-49页
        4.2.2 DNA的提取与PCR的扩增第49页
        4.2.3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9-50页
    4.3 实验结果第50-53页
        4.3.1 小鼠肠道菌群复杂程度分析第50-51页
        4.3.2 小鼠肠道菌群在门水平上的物种分析第51-52页
        4.3.3 小鼠肠道菌群在属水平上的物种分析第52-53页
    4.4 实验讨论第53-55页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5.1 主要结论第55页
    5.2 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6页
文献综述第66-73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74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营市分级诊疗改革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下一篇: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特征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