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S银行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4页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全文框架结构第11-14页
        (一) 研究方法第11-12页
        (二) 研究思路第12页
        (三) 全文框架与主要内容第12-14页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与信息安全的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第14-23页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特征第14-15页
        (一)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特征第14页
        (二)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第14-15页
        (三)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联系第15页
    二、互联网金融与信息安全的相关理论第15-19页
        (一)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5-16页
        (二) 创新理论第16-17页
        (三) 金融监管理论第17-18页
        (四) 信息安全理论第18-19页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9-23页
        (一) 关于互联网金融概念的研究第19-20页
        (二) 关于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研究第20-21页
        (三) 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研究第21页
        (四) 关于互联网金融研究的总结第21-23页
第三章 S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及信息安全风险分析第23-44页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与模式创新第23-27页
        (一)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第23-24页
        (二)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创新模式第24-27页
    二、S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第27-34页
        (一) S银行简介第27-29页
        (二) S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分析第29-34页
    三、S银行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风险分析第34-44页
        (一) 监管政策风险第34-36页
        (二) 内部操作风险第36-37页
        (三) 外包管理风险第37-38页
        (四) 技术安全风险第38-40页
        (五) 第三方关联风险第40-42页
        (六) 系统应急风险第42-44页
第四章 S银行维护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采取的措施与尚存的不足第44-55页
    一、S银行采取的防范措施与效果分析第44-52页
        (一) 健全内控制度第45-47页
        (二) 加强外包管理第47-48页
        (三) 加大信息安全投入第48-49页
        (四) 保护重要系统第49-51页
        (五) 采用自主可控产品第51-52页
    二、对S银行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防范措施的总体评价第52-55页
        (一) S银行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具有较强的有效性第52页
        (二) S银行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风险防范尚存在不足第52-55页
第五章 进一步提升S银行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的对策建议第55-59页
    一、政府监管层面第55-56页
        (一) 进一步细分不同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具体监管思路第55页
        (二) 着力解决各种互联网金融模式背后的根本矛盾第55-56页
        (三) 构建多层次且层次分明的监管协调机制第56页
    二、S银行自身层面第56-57页
        (一) 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终端设备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第56页
        (二) 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数据传输中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第56-57页
        (三) 强化新兴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风险防范中的应用第57页
        (四) 创新保险产品在信息安全风险防范中的新应用第57页
    三、消费者层面第57-59页
第六章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的科研论文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州市姑苏区无证餐饮整治对策研究
下一篇:四元数矩阵及框架的一些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