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事会法律制度研究
1 导言 | 第6-1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第6-8页 |
1.2 研究方法及逻辑结构 | 第8-10页 |
2 关于监事、监事会的基本理论 | 第10-16页 |
2.1 监事、监事会的法律性质 | 第10-13页 |
2.1.1 监事会是公司权力分立和制衡的产物 | 第10-11页 |
2.1.2 监事会是公司必要的监督机关 | 第11-13页 |
2.2 监事、监事会的法律地位 | 第13-16页 |
3 各国公司监督机关之立法的比较 | 第16-26页 |
3.1 德国模式 | 第16-18页 |
3.1.1 德国公司立法的有关规定 | 第16-17页 |
3.1.2 德国模式产生的背景 | 第17-18页 |
3.1.3 德国模式的特征及利弊分析 | 第18页 |
3.2 日本模式 | 第18-21页 |
3.2.1 日本公司立法的有关规定 | 第18-20页 |
3.2.2 日本模式产生的背景 | 第20页 |
3.2.3 日本模式的特征及利弊分析 | 第20-21页 |
3.3 英美模式 | 第21-26页 |
3.3.1 英美公司立法的有关规定 | 第21-23页 |
3.3.2 英美模式产生的背景 | 第23-24页 |
3.3.3 英美模式的特征和利弊分析 | 第24-26页 |
4 我国监事会制度之现状分析 | 第26-35页 |
4.1 我国监事会制度之立法概况及运行现状 | 第26-27页 |
4.2 我国监事会功能滞碍之检讨 | 第27-35页 |
4.2.1 我国监事会制度之立法缺陷 | 第27-30页 |
4.2.2 我国监事会功能滞碍之制度安排上的原因 | 第30-33页 |
4.2.3 我国监事会法律制度实施机制之缺陷 | 第33-35页 |
5 我国监事会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35-48页 |
5.1 我国监事会制度立法的价值取向 | 第35-39页 |
5.2 完善我国监事会法律制度的措施 | 第39-46页 |
5.2.1 确保监事会的独立性 | 第40-43页 |
5.2.2 充实监事会的职权 | 第43-44页 |
5.2.3 强化监事的义务和责任 | 第44-46页 |
5.3 完善公司监督制度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 第46-48页 |
5.3.1 产权制度改革 | 第46-47页 |
5.3.2 深化体制改革 | 第47-48页 |
5 3.3 加快司法改革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