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50页 |
·葫芦科(Cucurbitaceae)三萜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12-39页 |
·栝楼属 | 第12-17页 |
·南瓜属 | 第17页 |
·苦瓜属 | 第17-23页 |
·棒槌瓜属 | 第23-24页 |
·雪胆属 | 第24-27页 |
·土贝母 | 第27-29页 |
·绞股蓝属 | 第29-39页 |
·丝膜菌属高等真菌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第39-48页 |
·紫色丝膜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40-41页 |
·丝膜菌属真菌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41-48页 |
·论文的设计思想 | 第48-50页 |
·选题背景 | 第4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48-50页 |
第二章 绞股蓝总皂甙酸水解产物的研究 | 第50-92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0页 |
·实验材料 | 第50页 |
·试剂 | 第50页 |
·仪器 | 第50页 |
·绞股蓝总皂甙酸水解 | 第50-51页 |
·绞股蓝总皂甙酸水解条件筛选 | 第50-51页 |
·酸水解反应 | 第51页 |
·Na_2CO_3 中和 | 第51页 |
·乙酸乙酯萃取 | 第51页 |
·绞股蓝总皂苷水解产物分离纯化 | 第51页 |
·水解产物粗分 | 第51页 |
·各个部分的分离纯化 | 第51页 |
·化合物纯度检测 | 第51页 |
·水解产物结构鉴定 | 第51-90页 |
·化合物1-1,1-2 的结构解析 | 第52-54页 |
·化合物1-3,1-4 的结构解析 | 第54-57页 |
·化合物1-5 的结构解析 | 第57-59页 |
·化合物1-6 的结构解析 | 第59-60页 |
·化合物1-7 的结构解析 | 第60-62页 |
·化合物1-8 的结构解析 | 第62-64页 |
·化合物1-9 的结构解析 | 第64-66页 |
·化合物1-10 的结构解析 | 第66-68页 |
·化合物1-11 的结构解析 | 第68-70页 |
·化合物1-12 的结构解析 | 第70-72页 |
·化合物1-13 的结构解析 | 第72-73页 |
·化合物1-14 的结构解析 | 第73-75页 |
·化合物1-15 的结构解析 | 第75-77页 |
·化合物1-16 至1-35 的结构解析 | 第77-90页 |
·小结 | 第90-92页 |
第三章 绞股蓝总皂苷酸水解产物的细胞毒活性和脂肪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 第92-97页 |
·细胞毒活性测定 | 第92-94页 |
·实验材料 | 第92页 |
·实验原理 | 第92页 |
·实验方法 | 第92-93页 |
·实验结果 | 第93-94页 |
·脂肪酶抑制作用测定 | 第94-96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94页 |
·实验原理 | 第94页 |
·实验方法 | 第94-95页 |
·实验结果 | 第95-96页 |
·小结 | 第96-97页 |
第四章 丝膜菌属高等真菌Cortinarius purpurascens 次生代谢成分研究 | 第97-112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97-98页 |
·实验材料 | 第97页 |
·试剂 | 第97页 |
·仪器 | 第97-98页 |
·提取与分离纯化 | 第98页 |
·提取 | 第98页 |
·分离纯化 | 第98页 |
·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98-111页 |
·小结 | 第111-112页 |
第五章 丝膜菌属高等真菌Cortinarius purpurascens 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112-116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112页 |
·实验原理 | 第112页 |
·实验方法 | 第112-113页 |
·DPPH 储备液制备 | 第112-113页 |
·待测液制备 | 第113页 |
·抗氧化活性测定 | 第113页 |
·结果计算 | 第113页 |
·实验结果 | 第113-115页 |
·不同萃取部位浸膏清除DPPH 自由基能力 | 第113-114页 |
·乙酸乙酯相中分离的单体化合物清除DPPH 自由基能力 | 第114-115页 |
·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六章 结果与创新 | 第116-118页 |
·研究结果 | 第116-117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4页 |
附图 | 第124-164页 |
致谢 | 第164-165页 |
作者简介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