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开采论文--油页岩开采论文

传导与对流加热条件下油页岩孔隙结构演化及原位加热模拟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概述第10-11页
    1.2 油页岩开发利用现状第11-19页
        1.2.1 油页岩地面干馏技术第12-13页
        1.2.2 油页岩地下原位开发技术第13-19页
    1.3 关于油页岩原位注蒸汽开发的研究综述第19-21页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1-24页
第二章 油页岩遇水膨胀实验研究第24-34页
    2.1 概述第24-25页
    2.2 油页岩遇水膨胀实验第25-28页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8-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传导与蒸汽对流加热条件下油页岩孔隙结构变化对比实验研究第34-66页
    3.1 本章概述第34页
    3.2 实验概述第34-43页
        3.2.1 实验设计思路第34-35页
        3.2.2 实验设备概述第35-41页
        3.2.3 实验方案及过程第41-43页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3-64页
        3.3.1 样品质量变化分析第43-46页
        3.3.2 CT扫描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6-64页
    3.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四章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油页岩原位热采数值模拟对比研究第66-86页
    4.1 概述第66页
    4.2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介绍第66-67页
    4.3 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第67-72页
        4.3.1 油页岩原位注水蒸汽开发数学模型第67-70页
        4.3.2 油页岩原位ICP7点布井电加热开采技术数学模型第70页
        4.3.3 物性参数设置第70-72页
    4.4 模型的建立第72-74页
    4.5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第74-82页
        4.5.1 对流加热和电加热方案的加热效率分析第74-81页
        4.5.2 对流加热和电加热方案的能量损耗分析第81-82页
    4.6 合理加热井中加热段长度的探究第82-83页
    4.7 本章小结第83-8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6-90页
    5.1 结论第86-88页
    5.2 展望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6页
致谢第96-9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密闭循环式气浮除油装置实验研究
下一篇:Ag基合金钎焊BaCo0.7Fe0.2Nb0.1O3-δ透氧膜连接界面的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