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循环式气浮除油装置实验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气浮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9页 |
2.1 气浮污水处理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2.2 气浮发生过程 | 第14-17页 |
2.2.1 气泡的产生与特性 | 第14页 |
2.2.2 气泡和悬浮物的相互作用 | 第14-17页 |
2.3 气浮净水技术的分类 | 第17-20页 |
2.3.1 散气气浮法 | 第17页 |
2.3.2 电解气浮法 | 第17-18页 |
2.3.3 溶气气浮法 | 第18-19页 |
2.3.4 涡凹气浮法 | 第19页 |
2.3.5 浅层气浮法 | 第19-20页 |
2.4 加压溶气技术 | 第20-26页 |
2.4.1 压力溶气系统 | 第22-26页 |
2.4.2 溶气释放系统 | 第26页 |
2.4.3 气浮分离系统 | 第26页 |
2.5 气浮净水装置发展 | 第26-27页 |
2.6 气浮分离过程的影响参数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密闭循环式气浮实验装置设计 | 第29-38页 |
3.1.密闭循环式气浮实验装置概述 | 第29-33页 |
3.1.1 污水加药系统 | 第30-31页 |
3.1.2 部分回流系统 | 第31-32页 |
3.1.3 溶气系统 | 第32-33页 |
3.1.4 气浮池系统 | 第33页 |
3.2 含油废水水质分析 | 第33-34页 |
3.3 实验室实验污水的配制 | 第34页 |
3.4 实验装置的选型 | 第34-38页 |
3.4.1 污水泵的选型 | 第34-35页 |
3.4.2 自吸泵的选型 | 第35页 |
3.4.3 空气压缩机的选型 | 第35页 |
3.4.4 压力溶气罐选型 | 第35-36页 |
3.4.5 气浮池的选型 | 第36-37页 |
3.4.6 溶气释放器选型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密闭循环气浮装置操作参数影响实验研究 | 第38-51页 |
4.1 实验参数的测量 | 第38页 |
4.2 实验测量方法 | 第38-42页 |
4.2.1 污水中油的萃取 | 第38-39页 |
4.2.2 污水中油的含量测定 | 第39-42页 |
4.3 气浮装置操作参数研究 | 第42-49页 |
4.3.1 气浮池压力 | 第42-43页 |
4.3.2 不同进水流量的气浮现象 | 第43-44页 |
4.3.3 溶气量的确定 | 第44-46页 |
4.3.4 气泡尺寸的影响 | 第46-49页 |
4.4 气浮装置污水处理量研究 | 第49-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密闭循环式气浮装置物性参数影响实验研究 | 第51-65页 |
5.1 含油污水特性对气浮效率的影响研究 | 第51-56页 |
5.1.1 污水含油浓度对气浮效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5.1.2 pH值对气浮效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5.1.3 破乳剂对气浮效率的影响 | 第53-55页 |
5.1.4 混凝剂对气浮效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5.2 含油种类对气浮效率的影响研究 | 第56-58页 |
5.3 正交试验研究 | 第58-61页 |
5.3.1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9-61页 |
5.4 两种气浮装置常规除油效率对比 | 第61-64页 |
5.4.1 实验装置 | 第61-62页 |
5.4.2 实验方法 | 第62页 |
5.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结论 | 第65页 |
6.2 实验分析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