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传感智能终端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光传感智能终端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光纤传感智能终端发展状况及趋势 | 第9-11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页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第11-12页 |
2 常用光纤传感结构 | 第12-19页 |
2.1 常用光纤传感技术 | 第12-13页 |
2.2 干涉性光纤传感原理 | 第13-16页 |
2.3 MZ光纤传感结构 | 第16-17页 |
2.4 迈克尔逊光纤传感结构 | 第17页 |
2.5 光结构干涉传感效果比较 | 第17-1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振动检测算法 | 第19-29页 |
3.1 振动的传播与衰减及振动分类 | 第19-20页 |
3.2 常用算法 | 第20-21页 |
3.3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 第21-24页 |
3.4 小波分析算法 | 第24-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信号特征提取 | 第29-38页 |
4.1 小波基的选择 | 第29-34页 |
4.2 信号特征构造 | 第34-36页 |
4.3 传感信号特征提取 | 第36-3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5 多通道采集卡硬件实现 | 第38-45页 |
5.1 TIC5409DSP芯片介绍 | 第38页 |
5.2 ADC采集芯片介绍 | 第38-40页 |
5.3 电源模块 | 第40-41页 |
5.4 外扩FLASH | 第41-43页 |
5.5 I2C协议网卡的问题 | 第43-4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6 实验结果及其评价 | 第45-53页 |
6.1 实验测试平台 | 第45-46页 |
6.2 实验测试结果 | 第46-48页 |
6.3 目标识别 | 第48-5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