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徇私枉法罪认定问题研究

摘要第1-8页
引言第8-9页
一、徇私枉法罪构成要件之辨析第9-23页
 (一) 徇私枉法罪主体的认定第9-15页
  1、司法工作人员的认定标准第9-11页
  2、几种特殊主体能否构成本罪之辨析第11-15页
 (二) 徇私枉法罪的犯罪客体的认定第15页
 (三) 徇私枉法罪客观方面的认定第15-20页
  1、关于“追诉”的涵义第16-17页
  2、对“有罪的人”的理解第17-18页
  3、徇私枉法行为的职务性第18-20页
 (四) 徇私枉法罪主观方面的认定第20-23页
  1、对“明知”的把握第20-22页
  2、间接故意能否构成本罪第22-23页
二、“徇私”的性质及认定第23-32页
 (一) “徇私”在犯罪构成中的性质之辨析第23-28页
  1、关于徇私性质的法律争议第23-25页
  2、从立法原意的角度解读“徇私”的性质第25-26页
  3、从实践的角度辨析“徇私”的性质第26-28页
 (二) “徇私”的内涵第28-30页
  1、“徇私、徇情”的关系第28页
  2、“私”的范围第28-30页
 (三) “徇私”认定中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第30-32页
三、徇私枉法罪的司法认定第32-43页
 (一) 徇私枉法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第32-35页
  1、徇私枉法罪与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界限第32页
  2、徇私枉法罪与包庇罪的界限第32-33页
  3、徇私枉法罪与伪证罪的界限第33-34页
  4、徇私枉法罪与报复陷害罪的界限第34页
  5、徇私枉法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第34-35页
 (二) 徇私枉法罪的罪数形态问题第35-39页
  1、徇私枉法罪中的想象竞合问题第35-36页
  2、徇私枉法犯罪中的牵连问题第36-38页
  3、徇私枉法犯罪中的法条竞合问题第38-39页
 (三) 徇私枉法罪的既遂、未遂的认定第39-41页
 (四) 徇私枉法罪共犯的认定第41-43页
  1、非司法工作人员教唆司法工作人员实施徇私枉法行为第41-42页
  2、非司法工作人员与司法工作人员共同实施徇私枉法行为第42-43页
四、徇私枉法罪的立法完善第43-49页
 (一) 罪名上,以“滥用追诉职权罪”代替徇私枉法罪第43-45页
  1、将“枉法裁判”从本罪分离第43-44页
  2、取消“徇私”的表述第44-45页
  3、“滥用追诉职权罪”罪名的确定第45页
 (二) 罪状表述应当更加严谨第45-47页
  1、增加故重、故轻追诉行为第45-46页
  2、以“涉嫌犯罪的人”取代“有罪的人”第46-47页
 (三) 提高法定刑,增设财产刑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研究
下一篇:被害人身份之刑事立法价值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