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第一章 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之原则 | 第12-18页 |
一、教育保护为主,惩罚为辅原则 | 第12-13页 |
二、相称原则 | 第13-15页 |
三、双向保护原则 | 第15-16页 |
四、非刑罚处置措施优先原则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之刑罚承担方式 | 第18-32页 |
一、国外有关未成年犯罪人刑种适用之比较 | 第18-20页 |
(一) 美国 | 第18-19页 |
(二) 英国 | 第19页 |
(三) 德国 | 第19-20页 |
(四) 日本 | 第20页 |
二、我国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刑罚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一) 在刑种的选择上未体现非成人化特征 | 第20-21页 |
(二) 部分刑种的司法适用未充分发挥刑罚教育、矫正之功能 | 第21-24页 |
三、完善刑罚承担方式的初步构想 | 第24-32页 |
(一) 在刑种的选择上,部分刑种不宜适用于未成年犯罪人 | 第24-27页 |
(二) 有期徒刑、罚金刑在适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27-32页 |
第三章 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之非刑罚承担方式 | 第32-44页 |
一、外国相关方式考察 | 第32-36页 |
(一) 美国 | 第32-33页 |
(二) 英国 | 第33-34页 |
(三) 德国 | 第34-35页 |
(四) 日本 | 第35-36页 |
二、对我国相关立法现状的评析 | 第36-39页 |
(一) 宏观体系上缺乏系统性、层次性 | 第37页 |
(二) 微观内容及适用上缺乏规范性、严谨性 | 第37-39页 |
三、完善非刑罚承担方式的初步构想 | 第39-44页 |
(一) 适用非刑罚处置方式的条件 | 第39-40页 |
(二) 非刑罚处置措施体系的构建 | 第40-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